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细活儿锻造大工匠

德州日报 2017-12-20 10:15 大字

[摘要] 近日,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布了全国119名“传承大工匠”名单,我市华源纺织梳棉保全工张国杰凭借高超梳理技能名列其中——

□本报记者郭庆萍本报通讯员王明婧摄影报道

12月8日,记者走进德城区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清梳车间的梳棉保全工段。这里,属于张国杰和他的队友。

日前,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布了全国“传承大工匠”名单,德州有5人荣获该荣誉称号——德州兴德棉织造有限公司的王晓菲、陵城恒丰纺织的李强、夏津仁和纺织的于芸芸和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利军、张国杰,而张国杰是5人中唯一的梳棉保全工。

张国杰今年31岁,2003年成为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批员工,此后便一直坚守在梳棉保全的岗位上。公司的梳棉保全工有16名,每4人一小队,张国杰是一队的队长。 4人有着严格的工作划分,最为精细、难度最大的工作都由队长来完成。

梳棉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上道工序生产的棉卷通过梳棉机内部的针面运动,对纤维束进行梳理、除杂、混合等,将棉块、纤维束梳理成单纤维状态,以满足后道工序的生产要求。张国杰的工作就是检修和调整梳棉机各处工艺隔距,包卷针布、检修针布平整程度、焊接针布等等。

所谓针布,其实是一根8650米长、0.5毫米宽的金属齿条在转轴上缠绕形成的,齿条上布满2毫米高的小针。高速运转下的针布极具危险性,一不小心就会伤及身体,而张国杰却毫不畏惧,在针布上来回摩挲,凭敏锐的手感检查针布的平整度和查找断针。技术要求更高的是调整针布与机器内部针面之间的缝隙——称之为打隔距,缝隙越小,梳棉机的梳理作用越强,制成的棉条质量越好,而调整的难度也越大。张国杰可以在7分钟内精准地调整梳棉机上盖板四点之间的隔距,调节到0.2毫米,这在行业内少有人做到。“工作十几年,手、眼和耳朵早就练出来了,机器一转,听听声音再摸一遍,机器哪里有问题就都能找出来。 ”张国杰说。

张国杰连续7届获得公司操作比武运动会的一等奖,今年9月份,他代表公司参加了棉纺织行业协会组织的全国梳理技能大赛(山东赛区),获得大赛亚军。凭借这一殊荣,今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寻找“传承大工匠”时,他在众多的纺织工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119名“传承大工匠”中的一员。

新闻推荐

好家风助力政风清民风淳

夏津

夏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夏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