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破解“大难题”党建引领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把党支部建在小区里,通过小区党支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党建引领,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红色物业’是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之举,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增加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这一议题,日前,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赴省内东营、潍坊、青岛、菏泽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多地实践证明,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党建引领是关键。◎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王颂博通讯员李心阳王士恩
成立社区“红管家”解决“烦心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群众大事小事都在社区。人民的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业服务联系着千家万户,跟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潍坊,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社会化物业不愿入驻等问题,当地探索“党建+物业”模式,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物业公司法人,自主经营、市场运作、先服务后收费,为居民群众当好“红管家”。“以党建为引领的红色物业,不仅仅解决老旧小区日常的卫生清扫、垃圾清运等基础服务,还实行党支部联动整合资源,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家庭医生、居家养老、便民服务、家政服务等延伸性服务。”6月10日,调研组来到潍城区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社区的“小巷红管家”党群服务站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社区统筹网格长楼长单元长、辖区共建单位、社会志愿者、机关事业单位“双报到”党员等各方力量,组成“红小二”服务队,用自己的人、凭自己的力量服务自己的社区,大大降低了社区物业公司运营成本。
目前潍坊全市已成立125家社区物业公司,通过分类施治、多元化管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8%,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安全无保障、环境脏乱差等顽疾,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红色物业’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低价有偿”方式,在提供基本物业服务的同时,植入社区治理工作,打通了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带队调研的省政协副主席王修林称赞道。
建红色业委会更好管好“大家事”
作为居住小区业主的自治组织,如何发挥业委会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武城县探索“党建+业委会”模式,以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体系为引领,将党员到社区报到拓展深化,引导全县在职公职人员到居住小区报到,按程序参选进入业主委员会,通过法定程序和法定平台发挥在小区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调动公职人员参与积极性,武城县还强化考核激励,将包保单位和在职公职人员参与支持社区治理工作纳入考核,形成了公职人员到社区当先锋搞服务做奉献的良好机制。
据了解,目前武城县全县公职人员中已有500余名担任所居住小区楼道长,100余名担任业委会成员,43名领导班子成员当选业委会主任。
通过推行党支部领导、业委会管理、物业企业服务、部门单位包保、网格员落实的“红色业委会”治理机制,武城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加强党建共建和谐“大家园”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社区工作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将党的建设融入社区工作之中,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通过加强小区党支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党建引领,不断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在单县,对党员达到3人符合条件的物业公司和驻小区项目部全部建立党组织,给物业公司嵌入“红色基因”;对不足3人的物业公司项目部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小区党支部进行管理,始终把物业服务纳入小区党支部领导之下。
通过把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发挥小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业主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物业公司的综合服务作用,找准民生需求,汇聚社情民意,精准管理服务,为创建和谐小区打下了根基。
通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让党的领导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武城,对到社区报到的3000余名在职党员实行了“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管理模式,在不转移党组织关系的前提下,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小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将“8小时之外”的在职党员在社区重新组织起来,形成社区治理的“红色力量”。
调研心声: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必须强化社区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每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个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埇桥区以实施就业脱贫工程为抓手,一方面引导企业到贫困村兴办扶贫工厂,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公益岗位,打出就业扶贫...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