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厂+公益岗位”就业扶贫“组合拳”打断“贫困链”

拂晓报 2020-07-21 10:07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埇桥区以实施就业脱贫工程为抓手,一方面引导企业到贫困村兴办扶贫工厂,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公益岗位,打出就业扶贫“组合拳”,有效促进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在杨庄乡林庄村扶贫工厂,村民陈曼曼正在忙碌。陈曼曼家中5口人,以前,全家靠着丈夫一个人在外务工收入支撑着整个家庭的生活开支。现在,陈曼曼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夫妻俩都有工作、有钱挣,生活压力减轻了很多。“在家门口工厂里干活,我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还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照顾家庭,真是太方便了。”陈曼曼说。

陈曼曼就业的扶贫工厂,由林庄村返乡创业青年韩星龙创办,工厂优先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同时带动村民务工增收。“现在最想拿下很多订单,这样就能多吸收群众到厂里就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韩星龙现在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韩星龙创办的扶贫工厂不仅为当地许多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为村集体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我们把闲置和废弃的老村部充分利用起来,建立了扶贫工厂,并吸纳周围的村民和贫困户来这就业,我们村的集体经济也随之壮大了。”林庄村党总支书记杜文杰说。

林庄村贫困户就业除了有扶贫工厂,还有许多公益性岗位。脱贫户韩立峰早年因病致贫,去年村里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他和其他几位村民做了保洁员。而且韩立峰还在村里的扶贫工厂打零工。现在,杨庄乡像韩立峰一样因为公益性岗位而就业增收的有近200人。据杨庄乡社保所所长秦兰霞介绍,全乡共开发了192个公益岗位,安置一些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在村里担任光伏管理员、护河员、护林员、环卫工等岗位,带动了许多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只有稳定就业,才能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26个就业扶贫工厂,吸纳就业人口2480人。去年以来,全区人社部门共开发公益岗位5558个,发放岗位补贴5346.414万元,让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也有了“饭碗”,增强了脱贫底气。(杨立冬)

新闻推荐

90后小伙蹲守长城5年 记录30万个绝美瞬间

原创外滩君外滩TheBund长城就在那里却鲜少人有人真正走进它你没见过的长城另一面被一位90后记录下来了90后小伙杨东痴迷...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