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宁远之 圣寿寺 □ 明一
中国人的传统,对故乡的轶事和古迹总是好奇的。武山虽居山谷,然东锁秦陇,西临巩喉,为陆上丝绸之路之重镇,域内拉梢寺、木梯寺、东华寺皆为百年古迹,历代贤圣文化积淀,虽不及伏羲庙、麦积山之广闻,亦独有情致而独特。然考历史久远者,首当圣寿寺。
对于圣寿寺虽知大概,但初识确为偶然。古宁远城南门坡右首,不经意间,寞然一道朱砂铁门,半掩。
信步进去,一座旧寺寂然,一池莲花碧翠,半尊残碑卧于院内。
抬首,正殿“圣寿寺”横匾,虽落满灰尘,仍难掩其厚重与璞实。板联书“圣迹煌煌白马驮经宁远道,寿光耿耿青灯递影武城山”。
白马驮经,出自《四十二章经序》等典籍,甘肃是陇上天马之乡,从龙马精神到秦人牧马,从马踏飞燕到陇上天马,无不彰显着丝路的开拓、包容、友谊、开放精神。在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佛教自西向东传播过程中,马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马在佛教文化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白马驮经代表了一种文明,只要马能到达的地方文明就能到达,武山地名中白马峪、白马河亦可佐证。据记载,鸠摩罗什曾在武山拉捎寺千佛洞译经修行三个多月,然后向东传法。
《辞源》武城山:“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三国魏甘露元年,姜维从董亭赴南安,邓艾拒之于武城山,即此。”明万历《宁远志卷二·舆地志》记载“三国魏,宁远属陇西郡,名武城县。”
圣寿寺,俗称“官寺”,坐落于今武山县文物局院内,始建于元代,明、清、民国时多次维修。原建筑规模较大,占地3000多平方米。自北而南,依地势逐级升高,分上、中、下三院,有天王殿,三官殿,股肱殿,钟楼、鼓楼、燃灯佛殿、十八罗汉堂等建筑。现仅存燃灯佛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挟屋,是珍贵的元、明时期的古建筑。
燃灯佛殿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坐南向北,面阔三间,单据悬山顶,前后各有檐柱四根,殿内金柱四根,隔扇直接安装于榴柱之间,前后各置斗拱七攒。大殿两侧接建配殿,为单据庑殿顶。为了突出大殿,有意降低配殿之基,对称列于大殿两侧,自然形成两小扶一大的宏伟布局。官寺的建筑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建筑风格,对古代建筑艺术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储藏着近七百年来历史信息的官寺,对于研究省内乃至西北的佛教史、古建筑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由于元朝统治者崇信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元史·释老传》)因而统治者对佛教加以扶持政策,在本区发展迅速。这一点从元代对拉捎寺进行大规模修缮,增加保护拉梢寺壁画的遮檐,亦可佐证。
《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五·巩昌府》记载:“圣寿院,在城内,洪武重建。”清康熙《宁远志·古迹》:“圣寿寺,在城,敕封。”因此“圣寿寺”也叫“官寺”,是寺院按监督管理权属划分的一种,指由政府敕设,或接受政府封赐食禄等经济上的援助,且由国家管理、监督的寺院。
昔日敕造之官寺,历经沧桑而从容淡定,寺内留存至今的古建筑不失庄严,且呈现出宁静安详的气息,得以让人于静谧之间触摸历史的痕迹。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武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里传来“哗啦啦”的钢镚声。“李法官,我东拼西凑把钢镚都拿来了,终于把欠款凑齐了,赶紧把我...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