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山东澹台灭明“不具大器形貌”,孔夫子让他坐了冷板凳。他南下游学到吴楚,江南有三百多人跟从他学习,显名于诸侯。晚年,孔子反思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台
澹台灭明画像言偃(字子游)向孔子赞美澹台灭明■人文齐鲁
□本报记者卢昱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这句“不可貌相”,最初是赠给谁的呢?
此人复姓澹(tán)台,名灭明,字子羽。虽然他有一张不俊的脸,却办了一件漂亮的事儿……
“行不由径,则动必以正”
澹台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县南)人,比孔子晚生三十九年。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老夫子心有不甘,却抱守“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可总对他爱搭不理,让这位澹台同学坐冷板凳。
投到孔夫子门下后,澹台灭明并没有受到老师的干扰,而是读书用功,勤于思考。当时,孔子“以貌取人”,没把澹台灭明当回事儿,他非常喜爱的弟子言偃(字子游)却对澹台灭明甚为欣赏。
言偃二十多岁就在澹台灭明的老家担任一把手——“武城宰”,实行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
有一次,孔子路过武城,听到琴瑟歌咏的声音很高兴,就微笑着对子游说:“杀鸡何必要用宰牛的刀?”子游听了回答说:“从前常听老师说,在位的人学了礼乐之道,就能爱民;普通人学了礼乐之道,就很容易听从教令,好治理,我现在就是实行这样的教化啊!”
孔子听后非常高兴,对随行的弟子们说:“你们听听,他讲得很对。我刚才说杀鸡岂用牛刀,只不过是跟他开开玩笑罢了。”
孔子还问过子游:“你这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向老师推荐同门,子游用了两个最为典型的事例——“行不由径”“非公不入偃室”。“径”是小路,澹台灭明平时走路只走大道,从来不抄近路、走捷径。他做人也如此,一贯规矩本分、坦诚正直,从来不耍小聪明,不占小便宜。有时他甚至有点刻板迂腐,他在子游手下当差多年,如果不是因为公务,他决计不会跑到子游的房间去。
“行不由径”虽是生活细节,却反映了澹台灭明“为人公正无私”的品质。春秋时期,礼制崩坏,法制阙如,社会秩序主要靠约定俗成的规矩来维系。如果人人都能像澹台灭明一样严守规矩,从“行不由径”之类的小事做起,个人虽增加了一些麻烦,多走了几步路,但社会秩序得到了维护,大家得到了方便;如果人人都图方便、走捷径、占便宜,那么社会就乱套了。
而“非公不入偃室”比“行不由径”更深一层。平常没事儿时就不去找领导,要去找领导肯定是因为公事,从不因为私利而去声张。这更说明澹台灭明的公正无私。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对此曾评价道:“夫行不由径,则动必以正,而无欲速见小之心可知。非公事不见邑宰,则有以自守而无枉己徇人之私可见。此灭明之所以为贤,而偃之所知者,唯斯人而已。夫子游以一邑宰,其取人犹若是,等而上之,宰相为天子择百僚,人主为天下择宰相,必以此类观焉,则刚方正大之士进,而奔竞谄谀之风息矣!”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的另外一位高徒子贡,在回答卫国将军卫子的询问时说:“被重视的时候不欣喜,被轻视的时候不发怒;如果有利于百姓,就要求自己廉洁,为君主做事,也为帮助百姓,这是澹台灭明的品行。”孔子对此评价说:“独自尊贵,独自富有,是君子感到耻辱的,这符合澹台灭明的品行。”
或许不懂或不愿接受官场规则,澹台灭明的才华并没有在政坛施展。自学成才后,他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
从此,一张丑脸诱发的春秋文化大事件徐徐展开。
澹台灭明并没有因为在孔门受到冷遇而对孔子怀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为师,积极传播儒家学说。他不但像孔子那样释《春秋》,习“六艺”,教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在教学中还提倡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态度,倡导“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风气,鼓励“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方法等。
澹台灭明南行至吴地,办学授道主要是在今姑苏城南的澹台湖畔,湖因其命名。在那里,澹台灭明开启了兴学易俗之风,使乡民大受其益,对整个吴地影响很大,人们尊称他为澹台子。
澹台灭明到南昌后,先在钟陵县的钟陵山上讲学。当时求学者络绎不绝,把整座山都挤满了,澹台灭明只好选择将部分资质较好的学生留下。后来,为纪念澹台灭明,钟陵县易名为进贤县,钟陵山则改名为栖贤山。南昌旧城还有一座进贤门,也因纪念澹台灭明而得名。
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他的名气很快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当时,儒家在中原大地掀起了礼仪道德学习的热潮,因远离中原而未受到儒学青睐的地方都被称为“南蛮之地”。而江西虽远离中原,却因澹台灭明在南昌讲学,使江西这块土地“迈进了文明社会”,而免于被称为“南蛮之地”。
澹台灭明在江南受到了人们的追随,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极大影响了吴楚文化,形成当时儒家在南方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派。史书上有一句话总结了他的成果:“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澹台门下弟子三百,显名于诸侯。江湖上的好事者杜撰着各种澹台灭明的故事,有人说灭明携宝玉渡河,船至水中央,二蛟夹击,欲夺宝玉,灭明喝之:“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挥剑斩蛟,并将宝玉投入河里,以示不吝啬,宁让钱,不让言。
此时,孔子已垂垂老矣,一方大耳还能听到四方之事,他对自己的褊狭、荒谬进行了彻底反思,懊恼地自责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宰予是澹台灭明的同门,能说会道,善于独立思考,利口善辩。《孔子家语》卷五《子路初见》中记载:“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宰予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里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废矣。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意思是,澹台灭明虽有君子之容貌(仪表不凡),但他的品行却被容貌所掩盖;宰予有文雅的言辞,但他的智慧却满足不了他的言辞。俗语说,识别马的好坏,要看它拉车时的情况;辨别人的好坏,要看他的日常表现。这些言论是不能废除的。我凭借着相貌来识别人,在子羽身上就失误了;凭借言辞来识别人,在宰予身上也失误了。
西汉海昏侯“图史自镜”
澹台灭明的人格力量感化着南昌地区的先民们。在南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传说,宋绍兴年间,有个叫钟傅的地方官初入洪州(今南昌),便动手拆墙筑城。由于惊动了不该惊动的地方,所以晚上钟傅便进入古怪的梦乡,一名丑汉找到他一边痛哭一边诉说:“将军为何暴我尸骨于坟墓外?”说完叹气走了。
第二天就有百姓报告,在城东南角挖到一座坟墓,一检验发现是澹台子羽的尸骨,立即停止施工,用砖瓦修复坟墓,并筑立一亭,后人又在离墓不远处建了一座澹台祠,因为当时建澹台祠的四周砖瓦成堆,所以当地称其“瓦子角”。
更神奇的是,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中,左下侧竟也绘有澹台灭明像。考古人员认为,这件器物不仅是一面屏风,同时也是一面具有“图史自镜”作用的穿衣镜。专家认为,刘贺这衣镜照衣照面,也有照心的用途。做镜者是希望刘贺在照自己衣冠容貌的时候能够“图史自镜”,于镜面中看到自己的衣冠形象,于镜背上看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事迹,把圣人的形象、故事当作镜子,与自己进行对照,借鉴着圣迹贤语“三省吾身”,从而达到“见贤思齐”的目的。
澹台灭明在江西的影响延续至后世。经过几百年生养,至宋代,江西儒文化逐渐步入巅峰,呈现出人才井喷之势。澹台灭明的影响除了在朱熹等江西历史文化名人身上有清晰的体现外,他在江西聚徒讲学也深深影响了后世书院的发展。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学校,它诞生于中唐时期。
江西是讲学书院的摇篮,这与2500年前澹台灭明在江西聚徒讲学颇有薪火相传的意味。书院讲学与当时澹台灭明在进贤讲学一样,对江西儒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两宋、元、明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在全国独占鳌头,拥有全国闻名的白鹿洞、濂溪、白鹭洲、鹅湖、豫章等书院。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所著的百科类图书《夜航船》序言里,也曾将澹台灭明搬出来。他写道,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卷足而寝。僧听士子的谈语里有破绽,乃问:“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士子回答道:“是两个人。”僧又问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人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极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张岱谦虚地说道。
传说澹台灭明去世后,被弟子安葬于南昌。还有一种说法,其弟子将他安葬于武城故里(今平邑县魏庄乡土桥村西300米处)。《费邑古迹考》载:“先贤澹台子墓,澹台子羽墓在古武城曾皙墓东,《通志》:‘在费县东北三十里’,谚曰‘澹台墓,离河十八步’。然究以武城之墓为近理,《府志》亦云在武城者是。”
儒家后学们将澹台灭明列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西庑内从祀孔子。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在费县关阳司建二贤祠,主祀曾参、子游。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关阳司巡检胡世祚将澹台灭明由从祀改为主祀,并将二贤祠更名为三贤祠。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山东粮道孙星衍将钱泳手书墓碑一座立于武城澹台灭明墓前。
当然,澹台灭明不知道历史会有这样一幕幕。可这两千多年的时光却印证了一个规律:原来,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新闻推荐
中国拍卖行业最高资质AAA级企业 金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金国拍公字【2019】第150号受委托,我公司定于2019年8月13日上午10时至2019年8月14日上午10时止(延时除外),通过中国拍卖行业...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