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女寺:弹响美丽乡村建设“三重奏”,四女寺:弹响美丽乡村建设“三重奏”

德州日报 2016-11-30 00:00 大字

[摘要] 通过环境改造提升乡村“美丽颜值”,依靠乡风文明塑造居民“美丽灵魂”,围绕旅游资源谋划产业“美丽经济”——

□本报记者孙玉海本报通讯员刘吉强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武城县四女寺镇的德州绿港农业、吕庄子村被列为美丽乡村建设观摩点。经现场观摩,与会领导、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四女寺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缩影。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难题。让有基础、有条件的镇村先行先试,形成样板,示范带动,无疑是科学之举。四女寺镇作为千年古镇,拥有3A级景区,是“省旅游强乡镇”“省宜居小镇”“省级文明村镇”,走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前列。

近日,记者走进该镇采访,感受变化。

凝神聚力抓五化,传统村貌实现“美丽转身”

走进四女寺镇的东张庄村,只见街道整齐,树木成行,村容村貌整洁漂亮,绝无以前乡村常见的杂草丛生、垃圾散布、柴草乱堆等现象。“谁不喜欢有个干净的地方啊,过去村里环境卫生差,大家都随手倒垃圾。现在村里这么干净,大家都很珍惜,谁还舍得乱扔垃圾啊!”村民李旭东说。

像东张庄这样秀美干净的村庄,如今在四女寺镇非常普遍。

近年来,四女寺镇围绕建设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大力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全力抓好村庄环境的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该镇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加大环境整治,全面清理“三大堆”,彻底清除垃圾死角;探索新型管理模式,与宝丽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协力打造环境秀美新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余万元对全镇所有村路进行硬化,全镇个社区(村)的文化广场均已建成投用。深入推进厕所无害化改造,选取四女寺等个村作为试点,目前已改造完成余户。做好扬尘治理,减少碳排放,打造美丽蓝天。辖区内在建企业全部按环保标准完成整改;与皇明集团合作,推广“以太替煤”农房改造冬季取暖工程,让群众享受绿色环保新生活。

在建设过程中,该镇按“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突出村庄特色,打造人文宜居环境。吕庄子村投资万元,改造村内废弃坑塘余亩,建设景观湖,修建了6座石拱桥,打造出了“碧水绕村流、荷花别样红”的乡村美景。

移风易俗抓内心,文明新风催绽“美丽灵魂”

“现在村里的红白事,都愿交给红白理事会打理,不但省事、省钱还不跌面子。”说这话的是四女寺镇卧虎庄的赵大爷。前不久,赵大爷家“摊”上了一个白事,村红白理事会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他们的操办,花费极少,家人和亲戚都很认可。 ”赵大爷说。

在四女寺镇,村村都有红白理事会。镇上安排2辆宣传车,在全镇个村庄反复宣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推动良性风俗形成、文明习惯养成。“美丽乡村不仅要美在外表,更要美在内心、美在灵魂。”四女寺镇党委书记张风江说。

该镇大力完善文明场所建设,全镇实现了村级活动场所、健身广场、体育器材全覆盖。他们积极开展文明系列活动,白庄村连续两年开展“中华母亲节”评选活动,评选“好母亲”“好儿媳”,村风民风得到了极大改善。广泛绘制文明墙,已在四女寺、白庄、温庄等多个村推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德精神,营造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在东张庄、四女寺等村设立儒学讲堂,定期宣讲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手绘文化墙、道德大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这些精神文明的新载体,在四女寺镇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如今,新风良俗在该镇已是春风化雨、深入人心,讲文明、行孝道、崇节俭、乐助人等,在各村蔚然成风。 (下转A4版)

新闻推荐

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督查组来德州市,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督查组来德州市

本报讯(记者王志冕)11月23日,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赵振国率督查组来德州市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传忠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督查组认真听取了德...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