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城:小平台搭建服务民生“快车道”

山东法制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王某交通肇事,将我7 岁的女儿撞成五级伤残,法院判决王某赔偿18 万余元,进入执行程序3年了,王某也没赔一分钱,希望司法部门帮我们解决。” 2016年4 月,刘庄村民刘某在“社区检察”信息平台上反映问题。

就在刘某反映问题不久,武城县检察院便展开调查,发现被告王某有使用虚假诉讼手段转移财产的情形,遂启动诉讼违法调查,依法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维护了孩子的合法权益。

群众反映的问题,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得以妥善解决,这要归功于该院创建的“ 社区检察”信息平台。从化解基层矛盾到扶贫帮困,从纠正执法、司法不公到立查侵害民生职务犯罪… … 平台上线运行一年多来,已受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630 余件,该院从中发现线索,办理侵害民生民利职务犯罪案件23件。

“ 简单说,‘ 社区检察’ 信息平台建起了解决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群众可通过电脑、手机直接反映诉求问题,并将基层行政执法部门整合到平台中,检察机关进行动态监督,促使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武城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增顺介绍。

化解矛盾:系上法治“安全带”

今年1月,群众在“社区检察”信息平台反映,鲁权屯镇十屯村非法取土卖土,大量农田遭到破坏。鲁权屯检察室经调查发现,因该镇国土所所长涉嫌玩忽职守,致使160余亩农田无法耕种,引起村民强烈不满,有上访苗头。检察室遂将线索及时移交反渎局立案查处,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该院立足派驻检察室工作实际,积极研发“社区检察”监督平台,全力打造“网上检察室”。“社区检察”监督平台设置信息收集、问题处理、检察监督三大模块。群众登录平台即可按照提示,反映公安、工商、司法等基层站所的执法司法不公问题,平台自动按照问题所属类型分流到相关基层站所进行处理,检察室对问题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法律监督:架起问题“显微镜”

“每天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登录‘社区检察\’平台,看有没有群众反映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鲁权屯镇食品药品监督所牟所长说。平台设有预警功能,各行政部门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到平台,7 天内不处理的,平台将“亮灯”警示;超过 15天不处理的,检察机关及时提醒并督促办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况发出检察建议或追究相关部门、人员责任。

“ 社区检察” 信息平台的建立,破解了对基层执法司法监督的“老大难” 问题,监督工作从“漫天撒网”变为有的放矢,检察室只需从问题中查找问题背后的原因,从中发现并及时纠正违法之处,节省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平台运行以来,派驻检察室监督发现并移送自侦部门线索13件,与民行科联合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9 件、执行监督案件2件,办理群众诉求19件,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

为民服务:有了护航“掌中宝”

今年 3 月,群众在“社区检察”平台上反映,甲马营镇七营村有一5 岁儿童,父母均为严重残疾,但这个特困家庭却一直没有低保。该院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并非个例,遂向民政、扶贫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精准识别,落实相关政策。

该院同时开发了“ 社区检察” APP ,充分运用派驻检察室“信息超市”大数据,将惠农政策、惠农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相关信息12000余条导入平台,积极对接***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确保支农惠农政策不“缩水”、不“走样”,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群众反映的问题,也是一座“ 数据金矿”,在平台上直接形成大数据。该院建立了平台数据分析制度,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潜在性、规律性、苗头性问题的认真总结梳理,发现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事务、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形成的调查报告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 ‘ 社区检察’ 平台在实践运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的针对性、 实效性越来越强了。”该院检察长智广强调,“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扩大平台的覆盖面,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马泽友  王玉晶  刘婷婷

新闻推荐

宅基地变“活”进城买房用“房票”

武城县李家户镇后王庄村村民展示他近期拿到的“房票”(月1日摄)。在地处鲁西北的山东省武城县,许多老旧的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悄然迎来前所未有的“盘活”机遇。武城县试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在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