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城县兴水惠民润人心,武城县兴水惠民润人心

武城时报 2015-06-15 14:41 大字

一条条输水管道埋入地下,一座座出水口点缀田间,一片片田地平坦肥沃……如今,走进武城县农村各地,处处能感受到水利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近年来,武城县以兴水除害、治水富民为目标,深化水利改革,积极探索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生态水利转变的新路子,重点建设农村水利、农村饮水安全、防洪抗旱等工程,全县水利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旱涝保丰

“以前,浇地都用水沟,跑水、渗水厉害,浇一次地需要全家上阵,现在出水口修到了田间地头,拧开阀门,水就直接流进田里,又省水又省力……”李家户镇西店村农民李富贵望着金灿灿的麦田高兴地说。

“现在大水漫灌一去不复返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改变了原来浪费耕地、浪费水资源的传统土渠灌溉方式,既节约灌溉用水,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董大鹏说。

今年,武城县在往年建成泵站63座、铺设管道1700公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以管道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5月底完成2014年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建设,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2万亩,6月份将开工2015年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工程与辛王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72万亩。到年底,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37.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0.4%,为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饮水安全服务民生

“要不是上级党委、政府投入资金改建自来水管道,恐怕我们还在喝苦咸水,现在好了,村里家家户户和城里人喝的都是一样的水。”望着水龙头里源源不断流出的清水,家住鲁权屯镇西王屯村村民张志岭兴奋地说。

武城县水资源短缺,群众多年饮用 “苦咸水”。群众的需求就是政府的职责,从2010年起,武城县投资1.3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共铺设主管道450千米, 2014年,全县已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主管网到村率达100%,全县40万人饮用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

“下一步从水源、管网、水质检测能力、服务体系、信息化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农村供水设施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水质有保障。 ”县水务局副局长王耀章说,目前,县自来水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水质检测室,总面积300平方米,并配备专职化验人员6人,每天定时对水源、出厂水进行取样检测,并按时上报水质检测结果,确保饮用水质的安全。

防汛抗旱常抓不懈

今年春天,天气持续少雨天气,武城县多措并举,强化水源调蓄工作,先后调引黄河水、运河水7000多万立方米,完成建德水库蓄水380万立方米,为全县工业发展、农业丰收和居民生活安全用水做出了巨大贡献。

汛期将至,武城县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汛期大考。近日,在马言庄节制闸,笔者看到,县水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正顶着炎炎烈日,站在一人多高的闸门之上,一丝不苟地为启闭机涂抹润滑油。 “每座闸门都关系着一方的平安,不能容许有丝毫纰漏,必须正常启闭多次,才能验收合格。 ”县水务局闸涵科科长臧彦青说。

近年来,武城县坚持“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原则,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强化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明确各成员单位的防汛职责,落实县级干部包河道工程负责人和防汛专家组成员,修订完善防汛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重点防汛工程检查,汛期来临之前,集中力量,对县管水库、全县河道进行排查治理,对全县65座主要涵闸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有水引得来、引来蓄得住、汛期排得出”。同时,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进一步充实应急排涝车等防汛物资储备,以防紧急情况能够拉得出、用得上,及时化解危机状况。

记者 周圣国 通讯员 陈洪涛 刘东军

新闻推荐

王胜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王胜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本报讯(记者 尹元渤) 6月 15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胜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鲁政发 [2015] 14号文件——《关于运用财政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意见》。县领导王志强、...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