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城:1.1万人一年甩掉贫困帽,武城:1.1万人一年甩掉贫困帽

武城时报 2015-05-04 14:42 大字

[摘要]因地施策,积极试点开发式产业扶贫

编者按武城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试点县,通过创新实施开发式产业扶贫,成功探索出一条***新路,为全省***工作积累了经验。 4月24日《大众日报》县域版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现予转载,敬请关注——

本报武城讯 4月15日中午12点半,武城县李家户镇梁庄村的吴克军夫妇仍在大棚里忙活着。 “一个棚一年下来能挣1万元左右,俺6个棚忙活一年能挣近6万元。 ”吴克军介绍说,他种的6个大棚位于今年刚刚建起来的扶贫开发项目产业园,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用这些钱回自己地里建大棚。

在武城县扶贫档案里,可以清楚地查到吴克军夫妇的情况。今年60岁的吴克军夫妇没有经济来源,虽然有致富愿望和一定的劳动能力,但缺少致富能力和条件,被划分为条件性贫困。

吴克军夫妇所在的李家户镇实施“循环扶贫”政策。 “李家户镇是农业乡镇,经济基础薄弱,基础建设也相对落后,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外出学习考察,经镇上253个贫困户集体投票,我们最终确定了扶贫开发项目产业园作为扶贫项目。 ”李家户镇党委书记卢远飞说。

据介绍,扶贫开发项目产业园占地300亩,建设拱棚514个,能一次容纳85户贫困户入园种植,入园业户的技术、管理、销售等服务由镇政府免费提供。该产业园采用周期制使用管理模式,以互助组的方式扶贫脱贫,每年为一个生产周期,3到6户贫困户组成一个互助组入园种植,脱贫后下一个互助组接替入园,原生产户用所得收益在自家土地发展小拱棚蔬菜产业。

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试点县,自2014年开始,武城县探索出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建档立卡等六步工作法,完成了全县4.7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进行精准管理、精准帮扶,改变了过去大水漫灌式扶贫的低效和浪费。 “***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并辅之精神扶贫,才能实现真扶贫、真脱贫。 ”德州市委常委、武城县委书记张传忠说。

发展产业是最有效的扶贫方式,如何找准适合当地的产业模式是***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这个村是纯农业村,经济落后,经过多次考察和贫困户集体投票,我们决定开展肉鸭养殖和獭兔养殖。 ”省派第一书记李冰来到武城县武城镇杏仁官庄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带动村民脱贫。如今,该村实施扶贫项目的贫困户有34户,在李冰的帮助下,贫困户与新希望六和集团德州公司签订了合同,成立了合作社统一协调管理,定点提供鸭苗、饲料、防疫,并回收成鸭,每个鸭舍每批收益可达1万元左右。

据武城县扶贫办主任张学丰介绍,“授之以渔”是扶贫的关键,扶贫先要扶志。秉着这个原则,武城县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专家来村授课,现场指导鼓励村民学习科学文化、实用技术,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特别是到附近先进镇村参观学习,不断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使之尽快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自2014年开展***工作以来,武城县已实现减贫1.13万人。

□记 者 张宇鸿 通讯员 王涛 吴华 玉磊 报道

新闻推荐

德州环保世纪行检查采访团来武城县检查采访,德州环保世纪行检查采访团来武城县检查采访

本报讯(记者 盖丽 通讯员 纪洪磊)5月6日,市人大城环委副主任委员、城环工委主任李俊爽,市环保局局长马绍省带领德州环保世纪行检查采访团来武城县检查采访生态环保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胜强,县人...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