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0余年殡葬不占一分田,30余年殡葬不占一分田

德州日报 2015-04-03 13:13 大字

[摘要]武城县果里村倡导白事从简,骨灰全部放进祠堂——

本报讯 (记者 李根 通讯员 王玉磊 吴华)4月1日,在武城县广运街道果里村祠堂,村党支部书记李绍俊和几名村民正在打扫卫生。

“虽然去年进行了整村迁建,但还是留下了这座祠堂。 ”李绍俊介绍,“我们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建起了祠堂,村里人去世后骨灰全部放在这里,不再往农田里安葬。 ”

前不久,该村村民孔令辉、孔令杰兄弟俩的母亲去世,按照村里红白理事会的规定,骨灰送进了祠堂,不办酒席,不雇丧乐,一场葬礼全部费用仅3000多元。该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任且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要搁在别的地方,一场葬礼办下来要花1万多元。

“只要村里人去世,骨灰就要放进祠堂。 30多年来,村里办白事都是这个标准,没有占用一分农田。”李绍俊说。去年以来,该村结合乡村文明行动,成立了4个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红白理事会制度,提倡红白事从简从快,严格限制烟酒饭菜标准。其中,白事不办酒席,只有大锅菜。 “都明白大操大办是浪费钱,可是不办又觉得没面子,现在村里有了规定,大伙儿都这么办,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了。 ”村民李绍良说,“村里提倡厚养薄葬,现在大伙都争着去尽孝。 ”

不仅仅是果里村,近年来,武城县结合“四德”工程,将移风易俗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有机结合,让厚养薄葬、文明丧葬逐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如今,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大大减少,临街搭建灵棚、办丧扰民等现象基本绝迹。去年,四女寺镇吕庄子村将30亩盐碱地规划为公共墓地,村内耕地不见一个坟头。”武城县民政局副局长刘长峰介绍说。

新闻推荐

加大投入 促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大投入 促教育均衡化发展

对25处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新建、改建9处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对56所学校进行硬化、绿化,给学校安装秸秆取暖锅炉10余台,为乡镇学校购置空调200台,购置多媒体等教学设备400余套……在资金紧缺的情况...

武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