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城:变“最后一公里”为零距离,武城:变“最后一公里”为零距离

德州日报 2014-09-09 14:01 大字

[摘要]镇街干部下村寻问题解难题包落实

武城讯 (王玉磊 程永焘 潘文君)“老杨大哥,这个月你已经满60周岁了,今天我来拿你的身份证,明天去镇上给你代办养老金。 ”9月1日,武城县甲马营镇东堤口村包村干部黄程对村民杨国新说。

黄程主动上门服务,源于武城开展的“一寻二解三包”活动。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武城县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了“一寻二解三包”活动,“一寻”即镇街党员干部每周下村入户寻找问题,“二解”即解决寻找到的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三包”即包信访化解,包政策落实,包民生改善。 “‘一寻二解三包\’活动的开展化党员干部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服务群众零距离。 ”武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季之岭说。

该县要求镇街机关干部以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为载体,沉入基层,“看”群众生活的现状,“听”群众的真实声音,“问”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嗅”隐藏在深层次中的问题。在与群众交流中既要把党的政策传达到位,又要把基层的社情民意收集上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同时要有敏锐的嗅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为群众发展致富出谋划策。武城镇万庄村是一个只有400人的小村。包村干部杨希华进村走访时发现村里一座桥由于年久失修造成群众出行不便,便立即召开群众座谈会商讨。经多方筹措资金,仅用了20天时间就将危桥修好。

为确保活动取得效果,武城县还积极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建立纵横结合的服务网络:纵向是在镇街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各村设置便民服务点;横向是各职能站所如计生、医保、农合、民政、司法、信访等全部在服务中心提供服务。同时,该县还依托以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服务窗口为主体、以村便民服务代办点为联络点的服务体系,对各服务部门的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服务期限等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一寻二解三包”活动开展以来,该县镇街干部主动下访2000多人次,累计代办事项272项,调处纠纷105件,为群众解决难题280多件。

新闻推荐

德州市秋收农机订单作业逾200万亩,德州市秋收农机订单作业逾200万亩

本报讯 (记者 邓静 通讯员 李志伟)秋收期间,德州市共签订农机作业订单合同1100多份,订单作业面积达203.5万亩。为做好今年的秋收秋种工作,市农机部门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以乡镇为单位,积极开展市场调查,...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