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先强产业后筑城,先强产业后筑城

武城时报 2013-12-30 14:48 大字

编者按:近年来,武城县积极抢抓鲁权屯镇被列为全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机遇,大力实施突破鲁权屯战略,加快推进产城一体城镇化建设,收到显著成效。 12月24日《大众日报》重点报道了武城县经验做法,现予转载,敬请关注。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如何在城镇空间不断扩张的同时,推进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城镇特色的彰显,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武城县以全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鲁权屯镇为突破口,致力于城镇化为产业服务、产城一体城镇化道路的探索。

◆产业发展支撑——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共融共生

每天清晨,在通往鲁权屯镇的多条主干公路上,打工的人群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奔向各企业。这些人大多来自鲁权屯镇的附近乡镇和村庄,也有的来自德州、县城以及河北等地。上下班高峰时,这个鲁西北小镇一度还会产生县城也难得一见的“堵车”现象。

“鲁权屯镇的城镇化其实是产业发展‘逼\’出来的,是为产业服务的。 ”武城县委常委、鲁权屯镇党委书记田志清一语中的。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武城县农民靠手糊锤敲闯出了“全国玻璃钢第一县”的名头,鲁权屯镇更是全国玻璃钢重镇,全镇玻璃钢、中央空调生产企业户数1126家,规模以上企业163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300多亿,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玻璃钢中央空调产业基地。然而,镇上的公共配套服务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节奏,逐渐无法满足企业家、工人日益增长的消费、教育需求,导致不少企业外流。破解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城镇化势在必行。

对于其他乡镇而言,鲁权屯镇的城镇化具有借鉴意义,产业发展既是动因,也是支撑。如果把城镇化比作一个人,产业就是人的骨骼,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只能成为“空城”、“贫民窟”。为此,鲁权屯镇按照商贸、加工、种植、养殖、休闲旅游等五大类型打造工业园区,最大限度发挥园区造血功能,提供就地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以鲁权屯镇的腾鲁、宋王庄等社区为例,镇政府引导社区居民成立玻璃钢、中央空调配件市场,成功吸纳企业10余家,新增沿街门店800余家,盘活当地产业资源,村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翻番。

◆权力下放增效——

“2号公章”释放镇域发展潜力

12月4日一大早,鲁权屯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迎来了前来办理事务的刘海明。他来到民政窗口办理低保,短短几分钟就办好了相关手续,还特意来到计生窗口为家里待产的儿媳咨询了一胎准生证的办理程序,得到了工作人员细致热情的解答。刘海明享受的便利得益于鲁权屯镇自2010年开始的强镇扩权实践。上级政府将100多项审批权下放到镇上,并派出相应人员进驻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此外,镇政府还掌握着中层干部的任免权。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武城县将此作为进一步释放鲁权屯镇发展潜力的突破口。该县专题研究鲁权屯镇小城市培育工作,将县委常委会议直接开到鲁权屯镇,出台了土地支撑、财政支持项目建设等5项政策18条具体措施,强权扩镇,全力加快推进鲁权屯镇向小城市跨越。通过依法下放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在项目提报、土地划拨、财政扶持等方面予以优惠,规定“县直部门派驻鲁权屯镇分局(所)启用同县局同等规格、刻有‘2’号字样的审批专用章,在县域内办理审批手续时与县局公章具有同等效力,实行分局审批、县局备案”。扩权后,鲁权屯镇在工商、质监、规划建设、环保等方面拥有了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城市管理职能大为增加。

◆公共服务均等——

实现核心为“人”的城镇化

“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 ‘人\’,必须要在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承载力上下功夫,全方位缩小城镇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吸引农民主动进城生活、就业。 ”武城县县长王胜强如是说。

鲁权屯镇将完善公共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完善镇区内供、排水,天然气和供暖设施,做到无缝覆盖;投资2亿元高标准打造敬老院、酒店、美食街等配套设施,投资400万元修建文化主题公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此外,该镇按照全省小城镇建设样板区的标准,建设现代化南部新城,倾力打造产业工人的幸福家园。该区域包括商贸物流区、大项目集聚区、休闲娱乐区、居住区、办公区、民生区六部分,按照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的原则,目前完成投资30亿元,启动了邦合生态园、大项目集聚区、张官屯生态居住区、县第七实验小学及镇中心幼儿园、内部道路迁占、公园水面建设。同时,南部新城还将打通与县城的通道,原来25分钟的车程将缩减到5分钟。

武城县高度重视加大对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投入,加速了城镇的现代化进程,模糊县城和乡镇的界限,为农民进城务工、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舞台,也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目前,卫生院、养老院、幼儿园、小学、信用社等民生配套设施,已成为各镇街的基本配置。公共服务提升吸引了大量农民向城镇迁移,全县镇驻地常驻人口达到9万人,年均增长12%。

◆书记点评

增强新型城镇的向心力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张传忠

武城县镇域经济发展可圈可点。全县8个镇街有4个在德州市科学发展表彰会议上受到表彰,鲁权屯镇位居全市镇域经济综合实力第一名,三个镇进入前20名;李家户镇在全市跨越发展先进乡镇中排名第一位。

扶持鲁权屯镇通过发展产业建设小城市,是武城县推进产城一体城镇化的一个缩影。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武城县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用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壮大县级财源,增加群众收入,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子越来越厚,群众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当县域发展的需求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一致时,城镇化自然如期而至,水到渠成。

推进城镇化发展,要在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上下功夫。武城始终将城乡一体化建设放在工作重要位置,县城扩容提质,城镇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功能,使城镇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同时,加强社区、园区的协调发展,满足村民在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上的要求,让农民自主选择向城镇靠拢。城镇化是一个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创举,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大众日报记者 张宇鸿 杨鹏本报记者 王召华 王玉磊

新闻推荐

省双拥创建考评组来武城县考评,省双拥创建考评组来武城县考评

本报讯 (记者 尹元渤 张文波)10月29日,省双拥办副主任刘军带领考评组来武城县对 “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进行届中考评,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胜强,市民政局副局长安战民,县委副书记赵华,县委常委、县人武部...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