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武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置于春秋时期西晋太康年
编者按:武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置于春秋时期,西晋太康年间始称武城,沿用至今。武城地处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武城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繁荣富庶之地,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孕育出一大批重信重义、敢闯敢干的武城商人。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支经商队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武城大地悄然兴起。历经30多年风雨历程,这支队伍已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成现在3万多人的“武商”群体,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许多人成长为资产过亿的企业家,创造的商业奇迹令世人瞩目。
武城经济的繁荣发展与“武商”的兴起、发展和壮大水乳交融、紧密相依。在他们的带动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玻璃钢及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在武城蓬勃兴起,并不断前伸后延、裂变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群众致富奔康的坚实平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和扩大对外影响的重要载体。武城先后荣获“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中国民族毯业城”“中国辣椒之乡”“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山东省跨越发展先进单位”等城市名片。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武商”的精明和机智、辛劳与汗水。
武城商人头脑灵活、长于思考、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经营中他们充分发挥武城人豪爽豪放、重情重义的优良品质,以诚为先,义利结合,在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人际交往和资本积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经营模式和文化内涵。研究“武商”群体的经营模式,传承“武商”文化,宣扬“武商”创业精神,总结并记录“武商”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一方面可以对新一代“武商”有所启发借鉴,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加快武城企业结构转型,推动武城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009年4月,县委作出了对“武商”现象进行调研的部署,成立了“武商”课题调研领导小组,对“武商”的数量、从事行业、地域分布、经营状况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武商”现象的历史由来、文化底蕴、精神实质、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挖掘。编辑出版了13万多字的《武商研究文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武商”的发展壮大,深刻挖掘了“武商”的创业精神,对进一步弘扬“武商”文化,挖掘武城精神、扩大对外影响,发展回乡经济、激发投资热情,推动武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工业强县、民营兴县、民生安县、生态靓县”的工作思路,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战略,明确了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十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启了武城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新的历史征程。经过几年的努力,从“武商”概念的提出,到各地武城籍商人的认同,以及山东武城总商会的成立,进一步打造起“武商”的精神家园。现将《武商文集》中6篇报告摘录如下,供学习参考。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陈梦成)笔者从县规划局获悉,《武城县城镇化发展规划(2013-2020)》编制工作日前正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资料调研整理工作。武城县本次规划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
武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