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抽烟的父亲,抽烟的父亲

德州日报 2013-11-04 16:54 大字

静夜,如烟的往事不再支离破碎,透过岁月的镜头,慢慢凝结定格。

拨动记忆的琴弦,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和高大。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父亲,一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沉默寡言、倔强,脾气不好,我们兄妹4人,我是老幺,父亲快40岁时才有了我,所以,对我还算不错的。大哥文弱,性子慢,农活干得不是很快,急性子的父亲免不了骂他。一次,农忙时候,父亲一气之下把十几岁的哥哥扔到了墙头外面,幸亏有棉花垛垫着,哥哥没有大碍,可从那后,哥哥去了东北大姨家。那时,我们都怕父亲,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父亲不让我们说话,饭桌气氛沉闷压抑,只有各自吃饭的声音……

记忆最深的是那次大病。我六七岁时,得了种怪病,腿像注了铅,迈不开步了,去县医院查看,竟说无法治愈,我年纪小不明白个中利害,只看到母亲不住地掉泪,父亲一口接一口抽着旱烟,透过弥漫的烟雾看到他深锁双眉……几天后,父母借遍亲朋好友,带我去外地看病。一路辗转颠簸,父亲背我坐车行走,一身汗水一脸忧郁,他高大的身躯佝偻了,黝黑的脸庞苍老了许多。我住院治疗,更多的时候,父亲是缄默的,一个人在医院角落里吸烟。

一个月后,我康复出院,父亲黯淡的眼神终于透出了明亮,声音也洪亮了许多:“好了呐,好了就好! ”

我17岁那年,母亲意外去世,父亲一夜间苍老了许多,每天都是伴着旱烟,在烟雾迷漫的苦涩中度过。家里少了母亲,更多了沉闷,两个姐姐悉心照顾父亲,说话做事小心翼翼,生怕遭到父亲骂。我在外读书,周末回家后,父女也无言,索性很少回家,每次回家一趟,父亲摊开枣树皮般的大手,给我足够的生活费后,简单询问一下我的学习情况,就只剩下吧嗒吧嗒地抽烟了。

在县城工作后,我几周回一次家,觉得回家也没什么意思,和父亲无话可说。一次,单位工作很忙,我一个月才回了一次家,婶子告诉我:“你爸每个周末都去村口等你到很晚才回家的”。我胸中陡然一动:父亲,原来是这么挂念我的!

父亲年龄大了,两个姐姐出嫁后都去了北京,父亲孤单寂寞,只有干巴巴抽烟的份了。我劝父亲戒烟,给他买零食吃,可他说吸了大半辈子了,戒不掉了。哥哥和姐姐们在北京都做起了生意,境况都不错,特别是哥哥,生意最好,大家都说是父亲的一摔让大哥长了志气。大哥和姐姐都让父亲去北京享福,可父亲一口拒绝了。只是一口口猛抽着烟摇头,像个恋家的鸽子,哪里也不肯去。

我找对象结婚,父亲没有过多参与,只是给了我他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再就是吧嗒吧嗒地抽着烟,在烟雾中,苍老的脸上仿佛透出一丝甜蜜……

我在县城买了房子,几番劝说后,才把父亲接到城里。父亲每日离不开烟,且说出话来很噎人。

自打母亲去世后,哥哥和我怕父亲孤单寂寞,张罗着给他找个老伴,开始父亲推辞等我成家立业后再说,后来又说看孩子,一直没有找。

每年过节,我们兄妹给父亲买了好吃的他都舍不得吃,都留给了孩子们;给他买了新衣,他也只是放着。只是每次喝酒后,父亲的话才会多起来,满脸红光,开心地大笑。

这就是我的父亲,沉默寡言的老父亲,每日不管多晚,听到我回家的脚步后才肯睡觉,把对儿女的爱深深埋藏在心里。

(蒋波 武城人,有散文发表于《中国建设报》《中国审计报》《西藏晚报》《生活新报》《十堰晚报》《德州日报》等报刊。现供职武城县城管执法局。 )□蒋波

新闻推荐

“玻璃钢之乡”要建“小城市”,“玻璃钢之乡”要建“小城市”

“要把鲁权屯镇建成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生态优美、体制灵活的现代化小城市,打造全省产业名城、全国经济强镇。 ”在11月16日召开的武城县党政联席会议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城县委...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