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挖掘运河文化 建设精品名城,挖掘运河文化 建设精品名城

武城时报 2012-08-13 10:26 大字

7.8公里长的六六河周边范围内,既贯穿历史,同时富有时代特色,将保护与繁荣、历史与发展、弘扬与传承、生态与文明相结合,徐徐展开一幅历史文化长卷,这就是运河文化长廊的全景展望。

作为武城县今年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的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位于城区北部,西起西外环路,东至德商路,全长7.8公里,通过对六六河旧河道进行高标准、大力度的拓宽和景观建设,南北沿岸设置绿化带及景观,将运河文化长廊全力打造成一条充满京杭运河文化内涵,集历史、人文、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露天运河文化博物馆。

为把好事办得更好,武城县聘请了曾参与京杭运河申遗、台儿庄运河古城建设,具有丰富的运河文化规划设计经验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张博主导规划设计,把好“规划关、品位关”。运河文化长廊的建设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从文化轴和时间轴两方面入手,把运河分为四段,从文化方面划分为:漕运文化、齐鲁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从时间轴上分为:隋唐风韵、春秋风韵、明清风韵、南宋风韵,四段时期风韵全部通过小品、构筑物和特色建筑物来充分体现。运河文化长廊整体以“线”的形态为主,同时在每段上以“点”的形式融入运河从北京至杭州18个市、区的特色景点,中间水面宽100米,两岸建设18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南岸建设15米宽步行街,北岸建设24米宽滨河大道,两侧建设具有汉唐风格的古建筑。最终,让7.8公里的运河文化长廊体现出整条京杭大运河的风采。

自4月17日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指挥部成立以来,多次召开调度会议,就涉及的地面附着物清除、六六河排水、降水、清淤、土方挖运、施工用电供给、弱电管网安置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顺利完成了六六河排水、迁占物补偿、附着物清除、现场临时施工道路铺筑、土方和驳岸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审查等工作,并通过招投标确定了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和水利部漳卫南局德州水利水电工程公司两家施工企业,确保了项目于5月22日顺利开工。

“工期紧、任务重,自项目动工以来,我们采取两个标段同步推进、倒排工期的方式全力加快建设,并严把质量关,全面落实质监和安监管理体系。”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王宝山告诉笔者, “针对近期雨水多影响施工的情况,我们细化了每个子项目工作计划和工作量,晴好天气时 ‘早上工、晚下工\’;遇到雨天,也做到 ‘小雨不停工,大雨有活干\’,抓紧进行内业资料整理工作。”

目前,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西外环至运河路段 (4700米)已挖运土方量60余万立方米。同时,六六河道内降水、清淤贴坡、土方外运、弱电管网安置等工作也在交叉开展,清淤贴坡已完成80%。驳岸建设实行流水交叉作业,正在进行施工,已完成500米左右驳岸砌筑工程。北岸滨河大道建设工程,按平原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正在积极进行剩余迁占和清表工作,即将进入路基土方施工。计划8月份完成景观区绿化、亮化、硬化等工程施工队伍招投标工作。 9月份全部完成土方工程,压茬完成土方整形和驳岸砌筑任务。力争年底完成绿化、硬化、 6座桥梁等部分景观工程建设。 2013年实施体现运河文化的建筑物、构筑物、水面景观等工程,全面打造出运河文化长廊景观风貌。

“这将成为运河文化的传承基地、时间的印记乐园、市民的活动花园、城市的发展脊梁,它不仅是城市的大型景观,也会是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谈到运河文化长廊的打造,县建委主任丰文茂表示,这将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带动城市化建设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报通讯员 霍少辉

新闻推荐

武城县实行村务监督“2565”模式,武城县实行村务监督“2565”模式

本报讯 (记者 栾洁 李娜)为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今年以来,武城县探索实行了村务监督“2565”运转模式,实现了村务监督全覆盖。在“2565”运转模式中,“2”即实施两步选举,先选举...

武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