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桑园会》与武城之渊源,《桑园会》与武城之渊源

德州日报 2012-05-24 17:26 大字

[摘要]千古流传的“秋胡戏妻”故事原发地,在武城县的古蔡河附近——

被誉为弦歌古郡的武城县,境内南部有一条河流,名蔡河。春秋时期,这条波光粼粼流水潺潺的蔡河曾流淌出一曲令人感慨悲喜交加的故事,后又演绎成至今常演不衰的著名戏剧——《桑园会》。

蔡河自原武城县治(今老城镇)卫运河西向西流,流经罗马庄、东西王庄、于姑娘屯及五行杖村,通河北省清河县黄潞河,亦称清凉江(古黄河北流),宽约里许,后因蔡河水势小形成沙河。至今,蔡河旧迹依稀可见。河道早已干涸,百姓们在河道里种植农桑。

武城古迹秋胡墓,即在罗马庄村东300米、宋庄正北250米的蔡河道内,封土1.5米,占地30平方米,原有秋胡墓碑一通,1985年失踪。今日,虽然古老的蔡河已干涸,秋胡墓旧迹已模糊,但秋胡戏妻的历史故事武城人仍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传统京居《桑园会》即据秋胡回武城探亲,路经桑园戏妻的历史故事编撰而成。该剧颇富有戏剧性、观赏性,至今常演不衰。

明《嘉靖武城县志》记载:“周,鲁秋胡子,娶妻五日,往仕于陈 (今河南陈州),五年乃归。未至家,见道旁采桑妇人,悦而挑之曰‘力田不如逢少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以金不受,归家,奉其金遗母。妇至,则向采桑者也,妇曰:‘去亲五年及还当见亲戚,今乃悦道旁妇人,而下子之装以与之,是忘母不孝也,妾不忍见不孝之人。 ’遂投(蔡)河而死……”

据地方志等历史资料记载,鲁国武城人秋胡幼年丧父,靠寡母抚养成人,15岁取妻罗梅英。婚后外出又学,求取功名。后到了当时的陈国(今河南淮阳市),5年后做了光禄寺大夫,因思念老母妻室回武城探亲。骑马来到家乡蔡河附近(今老城镇运河西宋庄附近),见桑园一美妇人采桑,好似妻子罗梅英,又怕认错,便戏之试探。谎称秋胡在外已死,他作为秋胡朋友前来告知,又遗金一锭,要娶其为妻。梅英悲痛至极,愤然归家。秋胡至家。罗梅英认出调戏者竟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自觉羞愧难当,怒责秋胡,气愤之下东奔投蔡河自尽。

历代文人墨客到武城多为此大发感慨。武城地方志记载中有许多怀念秋胡戏妻的诗词:有晋代文人傅奕作的四言长诗《秋胡行》、傅元作的五言长诗《秋胡行》、宋代颜延之作的《秋胡妻诗五言古九首》、王融作的《秋胡妻诗五言古七首》以及清代武城教谕董梦曾作的 《过秋胡妻墓》等。清代诗人宋祖昱作《蔡河》诗曰:“陌上相逢怨已深,蔡河终古碧沉沉。黄金未许通君意,白水翻能鉴女心。 ”

秋胡戏妻引发的悲剧故事被后来西汉的经济学家、文学家刘向收录到《烈女传》。元代戏剧家石君宝将该历史故事改编为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将故事由原来的爱情悲剧改为伦理喜剧。原故事女主人无名字,仅是“秋胡洁妇”,元杂剧中有了“罗梅英”之名。改秋胡新婚3日被勾去当兵,离家5年改为10年。

原杂剧 《秋胡戏妻》共4折,将悲剧改编为大团圆结局,虽不符合原历史故事减弱了戏剧效果,却适应了观众的期望心理,适应观众传统的审美观。

该剧明显颂扬梅英勤劳善良贞烈守节、保持儒家传统观念的德行,成功地塑造了我国古代女性的光辉形象。

清代改《桑园会》为京剧,并把夫妻离别时间延长为20年,使夫妻不相识更合情理。还把正旦罗梅英的名字改为罗敷,罗敷本是乐府民歌中《陌上桑》里的主人公,她是中国美丽聪明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改梅英为罗敷使《桑园会》一剧更富有戏剧性、观赏性,增强了感染力。成了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除梅兰芳大师演此剧外,后来的京剧名家谭富英、王少楼、马连良、张君秋、梁晓鸾等京剧艺术大师也演出此剧并灌制唱片。

《桑园会》又名 《鲁大夫秋胡戏妻》《马蹄金》《辞楚归鲁》。此剧是老生、老旦、正旦(青衣)注重唱功的戏,多流水快板,老生(须生)唱得流转如意、逸致飘然,正旦唱得婉转悠扬、圆润悦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欣赏价值。武城人爱看更爱演此剧,称为“武城人演武城戏”。《桑园会》喜剧剧情诙谐幽默,深受观众喜爱。

□韩风声

新闻推荐

武城:“软硬并举”助推项目建设,武城:“软硬并举”助推项目建设

柔性服务 刚性督查

武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