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园区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创新体制机制,集聚生产要素,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庆云:“国字号”产业园蓄势扬帆

德州日报 2019-07-18 10:12 大字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张秀葵王凡存吴思远

近日,庆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获批,成为德州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承载着农业转型升级、助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国字号\’荣誉收入囊中,对庆云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工业园区模式移植到农业产业园

“政府搭台、企业投资、相关部门支持,各产业主体融合互动、合力助推农业前行。”当前,庆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势头良好。

然而补短板的工作依旧任重道远:种养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业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高等等。“补齐农业短板,要跳出狭隘的种植业视角,通过全方位发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打造新动能。 ”庆云县县长孙洪昌说。 2018年,园区正式启动建设,规划了“一心一带三区一集群”布局,即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农业观光旅游带,加工物流区、古枣树文化旅游区、蔬菜标准化种植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业产业集群。在去年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后,今年又成功跻身国家级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5亿元。

与以往归口农业农村部门管理不同,庆云县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上升为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推进,成立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牵头,县委宣传部和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等7个部门及相关镇参与,统筹整合资源、形成政策“洼地”。

产业园规划建设15万亩,包括东辛店镇全域、庆云镇大部分、尚堂镇西部,形成一个“无围墙,有界限”的闭环区域。无论是基础条件、设施装备,还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为庆云农业高质量发展树起了风向标。“我们把推进工业升级的园区模式移植到农业发展中,园区的管理、运营、产业建设都按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运行。生产、加工、科技、营销等现代生产要素在这里集成,能有力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王晓东说。

“有形之手”全方位服务产业升级

庆云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投项目、搞经营,市场说了算。政府的“有形之手”,专心做产业升级的服务者和引路人,其中,做足土地文章、推出区域公用品牌、提供一条龙服务,是“有形之手”的发力之作。

一方面土地稀缺,另一方面不少土地因“碎片化”而闲置浪费。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1月,庆云县牵手省土地发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鲁坤润庆公司,开展土地综合开发,乡村振兴及相关产业投资、开发运营等。通过政企联手、优势互补,解决县域内土地整治量大面广、资金短缺等瓶颈难题。目前,尚堂镇、严务乡、徐园子乡等土地整治项目相继开工。

通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庆云县今年可新增耕地近万亩,未来3年,能实现规模化流转、方田化改造的耕地可达40多万亩。 (下转A2版)

搭好平台更要唱好戏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资源集聚的重要载体平台,政府和企业在平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搭台要尽责、企业唱戏要尽力。这就要求政府把好顶层设计的“方向盘”,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制定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配套设施等举措,打通先进生产要素进入园区的通道,引导撬动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集聚。企业是产业园的主角,要突出自身优势,走全产业链发展之路,避免有生产无产业。同时,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小企业、小农户在产业链上谋发展,让整个园区形成龙头带动、大小协同,处处活力迸发的良好发展态势。

合力唱好产业园这台“大戏”,需要把握好引资源、用资源两个关键环节。引资源上,要立足自身禀赋、发展阶段、产业需求等,紧盯强链延链补链,科学选择项目;用资源上,要按照各自优势,进行有序分工,让各方资源在融合中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强大能量,突破发展瓶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新闻推荐

引进优良品种 做好配套服务 庆云镇:河滩西瓜亩增收4000元

本报讯(记者袁芳通讯员王振轩)近日,记者走进庆云县庆云镇石佛寺村河滩西瓜种植区,瓜农们正在摘瓜、称重、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