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养猪企业的“循环经济”,一个养猪企业的“循环经济”

德州日报 2018-04-24 09:27 大字

[摘要] 中丁乡众和牧业新建大型沼气及发电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沉淀处理系统等——

近日,笔者走进庆云县中丁乡众和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只见一排排高标准猪舍干净整洁,这里饲养着2600余头原种猪,既看不到粪便也闻不到臭味。“还有两天这批母猪就要出栏了,又赶上原种猪生产,得忙活一阵子了。 ”众和牧业总经理丁士峰一边干活一边说。

“门外汉“自学成“专家”

2002年,丁士峰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生猪养殖。“想把猪养好,不是件简单事,创业之初,因为不懂技术,交了不少‘学费\’。 ”丁士峰告诉笔者,养猪的第一年,因管理不当导致生猪病死。但丁士峰并没有放弃,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他看书、向专业人士请教,硬是从一个“门外汉”自学成为在周围小有名气的“专家”。

丁士峰养猪成功了,吸引了周边村民学习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 2008年,丁士峰荣获“全县农村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走生态循环发展路

传统的养猪方法,粪尿污染严重。全市治污的严峻形势使丁士峰意识到养猪带来的污染会引起周围邻居的意见,也会影响村庄的环境。于是,他决定转变养殖思路,走绿色发展道路。

2013年,丁士峰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山东众和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建设现代化猪舍14栋,有原种猪600余头,仔猪存栏2000余头,设产床240个、育肥舍142个、单体限位栏500套,并配套有大型沼气及发电房、病死畜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自动上料设施、自动消毒系统、污水多级沉淀处理系统、地暖供热系统、大型沼气发电设施、电子监控等,同时聘请4名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实现了养殖设施先进、治污设施完善标准化规模养殖。

“我们新建的沼气池,污水粪便经发酵,产出的沼气用做猪舍照明、供暖,沼渣成为有机肥用于还田,即环保又经济,这种生态循环的发展方式也是我们今后的发展重点。”丁士峰说。去年,他们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被农业部办公厅评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扩规模实施现代化养殖

丁士峰的儿子丁国中今年33岁,在潍坊畜牧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一直在公司工作。他告诉笔者:“以前养猪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的行业,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应用,我们这一代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就是畜牧兽医专业,我要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带领公司走上现代化养殖道路。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振兴是重要方面,我们瞄准这个目标。将积极创建‘放心牧场\’,扩大养殖规模,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丁士峰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澳大利亚3100亩农场6个人管理

澳大利亚3100亩农场6个人管理农场主JoanneGuth:除了不菲的年薪,职业经理人还有10%左右的股份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农业是怎样一番景象?农场主又是怎样一种经营模式?在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农...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