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东街:印刷往事

内江日报 2017-06-18 07:11 大字

◇张津

小东街是内江城区中央路通往河坝街的一条街道,全长230米,宽10米。由于连接沱江流域最大的码头内江港,小东街曾商贾云集,十分繁华。

史料载,明代内江学子著述极丰,多达230余种。据杨慎《科贡题名引》中称:“独内江一邑,文风冠于一方,自洪武至今进将百人,举于乡者三倍焉。”据内江县志记载,有明一代进士119名、举人372名、三品以上官员达30人之多,为全川之冠。文人、官员多,这些人晚年归乡后,将所著文章印行传世,称为“私刻”。当时学风正盛,又刺激了学子启蒙书籍的刻印,如《三字经》《增广贤文》《声律启蒙》《诗经》等,又称“蒙刻”,无形中助推了内江刻字印刷业的发展。

内江文史专家邹作圣在《在上海查找内江地方文献》一文中,谈到了内江明代刻印业。1995年,邹作圣在上海图书馆查找有关内江清代诗僧丈雪的史料时,在该馆古籍部意外发现明代内江籍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宰辅的赵贞吉(大洲)的《赵文肃公文集》的内江明代刻本。在其书的扉页,书明“板藏四祠”。经考证,“板藏四祠”系内江明代刻本的标志性符号。《赵文肃公文集》共23卷13册,在每一册的封面写有“内江伍应奎持赠”字样,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存世最早的内江刻本书籍。

有“书画之乡”称谓的内江,清末民初,印刷行业亦超常发展。清末的内江“成记”书庄在省内有一定名声,并与资中“三余堂”联手分卷刻印,降低刻印成本,笔者就藏有“成记”书庄和资中“三余堂”印制的《声律启蒙》分卷的样书。1912年,内江人张四维在大西街“梯云阁”木印、石印书籍,1918年,谢子成设立成记长盛源(元)印刷社,接着,善文堂、贞利等共有11家印刷社建立。1919年,苏绍基在小东街“仁义永”印刷社置制圆盘机、四开机,开内江铅字机印之先河。此后,先后有十多家印刷厂、社集中在小东街及附近,被人们称为“印刷街”。解放后,小东街一度更名为“印刷街”,后又改为“修补街”,上世纪80年代恢复小东街名称。

欧洲早在19世纪初就已普及石印技术,最早将石印书籍和石印技术传人中国的是英国传教士麦部思,其中1829年石印的中文书《东西史记和合》是现知最早的石印中文书籍。石印技术的出现,主要是解放了雕版印刷的劳动。用石印术印书,省去了繁琐费时的雕版程序,并降低了成本,版面还能根据需要随意缩小放大,且差错少,故一经出现,立刻为国人接受,也赢得了内江印刷业的青睐。内江的石印技术从20世纪初延伸到70年代初,笔者还保存着新民印刷厂1964年石印的《沱江大合唱》曲谱。

铅印技术引入内江,比石印略晚,上世纪30年代中期形成一定规模,笔者收藏了一册1935年小东街源生昌印刷的《内江县县立初级中学校二十四年度整顿校务计划书》,为宣纸线装书,印制精美,洋洋数万余字一气呵成,堪称当时印品一绝。上世纪30年代初,《内江公报》在重庆印刷,到1937年,《内江公报》和刚创刊的《内江日报》均由小东街仁义永或源生昌代印。

铅印技术在内江发展很快,到1950年,内江小东街和附近就云集了“大公”“仁义永”“源生昌”“旭升”“蜀通”“复兴永”“宝来”“庆云斋”“苏伯釗”“小米家”等13家印刷社、厂,拥有圆盘机15部、石印机25部、四开机6部,从业人员达174人,而当时的内江县城仅4万人,可见印刷业之发达。那些年代,响彻小东街的印机声已成当时内江工业一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激光照排技术取代了铅印技术,小东街的印刷企业也成为历史,“印刷街”的美名,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参考文献:

《内江县志》、《内江市志》, 肖晴天《内江县大事记》文稿,李建友《漫话旧时内江刻印业》等。

新闻推荐

贫困村3年大变样

崔口镇二屯村在庆云县检察院、地税局、林业局对口帮扶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发展起渔网编织产业——

庆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