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破和质的飞跃,实现了“市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苏禄文化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五馆一院\’格局,县市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社

德州日报 2016-12-20 00:00 大字

[摘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健全完善,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石岳

目前,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实现了“市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苏禄文化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五馆一院\’格局,县市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目标。

创新服务方式,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今年,德州市在市级文化服务设施健全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五馆一院”的文化服务效能。位于东方红东路文体中心的德州市博物馆,是全市第一座集文物保护、历史传承、文化交流、教育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免费开馆4年以来,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年接待观众万人次,实现了文化惠民“零门槛”。家住德城区市直小区的张晓霞告诉记者:“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带孩子来这里了解德州的历史和文化。”为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效能,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市博物馆推出山东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和德州历史名人展,分别展出拓片精品幅,德州历史名人画像、生平位。

保障文化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在调研中心城区文化工作时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力抓好文化系统重点工作。要加快市级重点文化场所建设,突出场所功能定位,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德州市印发了《德州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对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保障特殊群体享有均等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对加强当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对加强政策法规、财政保障、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组织领导、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印发了《德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年)》,为加快构建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标准,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均等化、标准化,为加快构建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今年市级文化场馆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向社会免费开放,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幸福指数。”市文广新局局长杨杰说。其中,市文化馆年被复评为国家一级馆,同时完成彩虹剧院的改造提升建设,拥有观众席个,目前已正式启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市美术馆举办了年迎新春——德州市优秀书画作品展、庆祝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周年书画摄影展等,规划建设了平方米的德州籍名家名作展厅,并邀请在京位国内书画界名人,座谈研究了德州市美术展陈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美术展陈水平。市图书馆及新城分馆目前办理读者证个,累计借还万人次,借还图书余万册,成为广大市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特别是深入实施“图书馆+书院”模式,开展家风家训等国学讲堂期(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市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级标准

“这里又增添了一批新图书,这些书来得太及时了! ”月日,在庆云县崔口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的书架上,各类图书摆放整齐,乡亲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

崔口镇村民于海胜是文化站的常客,他说:“我平时就经常来文化站查阅资料,有时还带朋友一起来学习,这里是我们‘充电\’、娱乐的大本营。 ”

庆云县崔口镇综合文化站的建成使用是德州市加快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缩影。 年,全市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顺利通过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全市个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中,国家一级文化馆9个、国家一级图书馆4个。今年,重点加大了列入全市民生实事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我们采取了联合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印发文件和召开会议、市政府牵头召开专题会议等措施,并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协同发展综合考评定量考核项目,7月份,以迎接省厅督导检查调研为契机,召开了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调度会,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以召开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会议、拨付奖补资金、分管副县长逐一督导检查等措施,强力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张俊霞说。 月5日至8日,市文广新局成立了4个检查验收组,每个县市区抽调1人,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全市个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进行了逐一检查验收。目前,全市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其中一级站个、二级站个、三级站个,年底前将全部完善提升到位。同时,建成标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超额完成了年省级建设任务目标,并优化提升了家农家书屋。

坚持精准施策,加快推进文化惠民扶贫

“跟我到咱村的书屋转转去,听说来了一批养殖技术方面的新书,看看有咱需要的吗。 ”月日一大早,武城县四女寺镇四女寺村的养猪大户李念华就敲开了邻居李念会家的大门。四女寺村是省定贫困村,以前村民出门进城不方便,业余文化生活也较为贫乏。今年6月日,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杰一行赴局扶贫帮扶村——武城县四女寺镇四女寺村调研,座谈研究了文化扶贫工作,并现场捐赠图书册,为村民科学养殖打开了一扇窗,也进一步活跃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扶贫先扶智。今年以来,市文广新局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推动文化***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德州市共有省定贫困村个,目前已为省定贫困村建成标准综合性文化活动室个,建设面积均达到平方米以上,覆盖率达%;为个省定贫困村文化大院配备了总价值万元的电脑、桌椅等设备,目前全市个省定贫困村实现了移动音响全覆盖;为个省定贫困村建成农家书屋,目前正在建设完善的书屋有个;全部完成“有线广播电视信号通到每个省定贫困村”的建设任务,各县级广播电视台正在加紧实施无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建设任务。

新闻推荐

庆云镇:以党建促脱贫,庆云镇:以党建促脱贫

建立党员扶贫项目8个 安置贫困人口62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