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勇:让指纹“开口”说话,孙建勇:让指纹“开口”说话
在数以亿计的指纹库中比对找指纹,就像大海捞针般枯燥乏味。然而,庆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孙建勇靠着一股子韧劲儿,让一枚枚残缺的指纹“开口”说话,演绎出一个个“指海缉凶”的传奇。
七级伤残,坚持重返工作岗位
2001年,孙建勇从山东公安专科学校毕业,进入庆云县公安局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因为工作积极、勤奋好学,很快成了技术能手。
2005年9月的一天,27岁的孙建勇在参加完练兵考核返回途中遭遇车祸,颅骨受损,生命垂危,并持续深度昏迷。 20多天后,孙建勇终于睁开了眼睛,但所有的人在他的眼中都变得异常陌生。他的脑CT上显示有六个出血点,其中一个血点最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变成植物人。
妻子把医生的话委婉地告诉孙建勇后,他却说:“战友们都在没白天没黑夜地破案,我却躺在这里,我要回去。 ”出院后没几天,七级伤残的孙建勇便用消瘦的双手扶着墙和树,600多米的路走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回到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
坚忍不拔,终成“指纹神探”
在公安刑侦领域,搞痕迹检验是最枯燥的工作之一,很多民警都不愿意碰,但这并没有难倒孙建勇。眼前的图像有三分之一重影,他就凝视屏幕尽量把“焦距”调得清晰;思维较之以前慢,他就沉住气,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咬字不清晰,他就慢慢与战友们交谈;右手止不住地颤抖,他就用左手打字。出院半个月后,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天比对1000余枚指纹。出院两个月后,他能和战友们一块儿出现场、取指纹、取鞋印,成为当之无愧的刑警队主力。
今年3月,庆云城区多个住宅小区发生撬盗车库案。经勘查,现场提取一枚嫌疑人足迹,孙建勇一遍遍放大仔细观察这枚足迹,得出“嫌疑人为男性,年龄33岁左右,身高170cm左右,体态偏胖”的结论,帮助同事顺利抓获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特征与孙建勇的分析丝毫不差,干警们都竖起了大拇指,称他是“坐在办公室里的福尔摩斯”。
“感觉自己就是为技术而生的,一搞起指纹比对,我就忘了时间。能为成功破案提供技术支持,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孙建勇说,一枚小小的指纹,通常只有1平方厘米的样子,但那密密麻麻几十圈的纹路充满玄奥。随着侦破案件的增多,孙建勇更加注重揣摩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脾性”,不断创新总结,摸索出“九查一看”等指纹比对工作法,在一系列破案攻坚战中大显身手。
问心无愧,做合格人民警察
执著和坚忍换来的是成功。多年来,孙建勇比对指纹5000多个,累计勘验各类案件现场1452起,利用指纹比对等技术破案1530余起,受理各种痕迹、文件检验物证1200余件,平均每月破案13起,勘验率、提取率分别达到100%、74%,他也成为全国公安系统有名的指纹破案专家。
2011年,孙建勇指纹比中公安部跨省协查案件52起,排名全国第35位,是山东省比中数量最多的民警,他还撰写多篇技术论文,先后被公安部第三届全国指纹学学术交流会和第十届全国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采用、刊发。
孙建勇一心扑在工作上,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身上。孙建勇既愧疚又自豪地说:“我对不住妻子和女儿,这些年来我很少陪她们母女逛商场,没给她们做过一顿饭,作为丈夫和父亲我不合格,但我能问心无愧地说——我是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
□本报记者 韩超 本报通讯员 孙艳东 张建平
新闻推荐
庆云讯 (志强 洪义 艳东)9月27日,长篇小说《卿云歌》作品研讨会在庆云县召开。省作协主席张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李掖平出席,来自省作协、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
庆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