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货郎“百事管”,党员货郎“百事管”
刘观芝,1942年生于庆云县徐园子乡西安务村。1961年参加工作,1965年至1989年在庆云县大胡供销社工作,任公社党支部委员。24年间,她送货下乡近8000次,物品价值近30万元,同时向群众宣传各种政策、知识,组织文艺演出,访贫问苦,调解家庭纠纷,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百事管”。
1965年,刘观芝来到庆云县大胡乡供销社工作,主要的任务就是推着独轮车送货。作为一名女同志,在独轮车面前,她没有被吓倒,每天晚上都在院子里把土坯放在车上练习推车,手磨出水泡,她就包上块布坚持练,很快便驾轻就熟。刘观芝带领的组有10多个人,5辆独轮车。每天,刘观芝便和其他人一起,排起 “车队”下乡去。乡间的土路坑洼不平,一旦遇到下雨天,道路更加难行,可货物必须送下去,因为农民的生产生活物资就指望这几辆车了。硬是凭着对百姓负责的态度,刘观芝在送货下乡的路上执著地一走就是24年,风雨无阻,从未停歇。
在做好供销社工作的同时,刘观芝还经常帮助村民调解纠纷,每个农民家里的事她都一清二楚。她进村入户,了解物资需求情况,大到化肥农药小到针头线脑,她都记录下来,为他们送货上门。肖家寺村有位叫石殿甲的五保户,天生残疾,孤身一人。每次到他家,刘观芝都给他晒被子、洗衣服,为老人请医拿药。有一年,刘观芝因病几次没到该村,石殿甲竟然买了几盒饼干到刘观芝家里探望,一见面,老人拉着刘观芝的手泣不成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人在对待科学种田的认识上还存在盲区。 这时,刘观芝的工作也有了新变化,她不再是单纯地送货下乡,还为群众送去科学种田的技术和致富的信息。在刘观芝的带动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万元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多村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生活有了质的提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张志宁 通讯员 水英明)今年上半年,德州市接待国内游客54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7%和20.24%。德城区为德州市国内旅游的主阵地,接待国内游客136.44万人次,占...
庆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