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黄河上首艘机淤固堤吸泥船,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是一代“治黄人”努力和智慧的结晶 “红心一号”,穿越时光触摸你

大众日报 2020-12-09 13:39 大字

▲“红心一号”吸泥船的制造者▲话剧《红心一号》第一场——萌发□ 本报记者 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 崔志华 付小璇

“红心一号”首次报道的媒体便是《大众日报》,1972年10月30日,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二十周年的文章中,报道了这一新生事物。记者寻得摄于1970年10月的一张颇有年代感的黑白照片,画面里,一群年轻男女,错落地站在一艘木质船上。那船就是“红心一号”,黄河上第一艘吸泥船,开辟了黄河下游现代机械放淤固堤的新纪元,并因此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船上站着的人们,都咧嘴笑着,穿越纸面和岁月,人们还能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喜悦。他们便是“红心一号”的制造者——黄河齐河修防段职工临时组建的造船组。如今,他们中多人已辞世,生者也都年至耄耋,记者寻访其中三四人,将“红心故事”还原一二,也记录下一代“治黄人”为之奋斗的青春。

放淤固堤的治黄岁月

要了解“吸泥船”,就得先说“放淤固堤”,生长在黄河岸边的人们,有的对此颇为熟悉。10月22日午后,记者在黄河齐河段南坦险工遇见一位年轻男子,聊起治黄手段,他随口便提到了这一工程措施,“就是把河流汛期带来的泥沙,在两岸滩地或堤背后洼地落淤,可以巩固堤防。”他说得头头是道,后来细聊,才知这位名叫朱晓啸的人,其祖父朱宝山便参与了“红心一号”吸泥船的锻造,他对治黄方法了解甚多也就不足为奇。

其实,在先秦时期,便出现过此类防汛手段的记载,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在黄河和海河水系各河上放淤固堤形成高潮,规模很大,效果显著。在1969年之前,黄河的放淤固堤首先经历了“自流放淤”阶段,施工技艺落后,工作效率较低。

说起当地的治黄历史,朱晓啸便语塞了,抬手挠头,笑着说,“稍等,我去管理段帮你找史料,比我记得清楚得多。”不一会儿,他便匆匆赶回来,手里拿着一本《德州地区黄河志》,封面有些泛黄,想必“封存”箱底已久。不过里面确实详实记录了黄河齐河段的诸多情况。

1956年,齐河、济阳两县(当时均属于德州地区管辖)在黄河上兴建虹吸引水浇田工程。为减少泥沙进田,便利用背河的盐碱洼地和潭坑做沉沙池。经长期引水沉沙,洼地淤高、潭坑淤平。由此得到启示,发展引黄沉沙,加固堤防。

虹吸引水淤背受到大河水位和背河地面高程的限制,当背河淤淀到一定高度时即不能再行放淤。从1965年开始,又在引黄渠首兴建扬水站,提高引水扬程,扩大沉沙面积,抬高放淤高度。利用虹吸、扬水站自流放淤在加固堤防中发挥了效用。

资料记载,未放淤前,齐河南坦险工背河坑塘相连,常年积水,历年汛期渗水管涌不断。1965—1969年在此兴建虹吸(初建是1956年,以后废弃重建)扬水站,自流放淤。在距堤根宽300米内,普遍淤高2—3米,变潭坑为平地。1970年发生严重凌洪时,南坦水位仅比1958年洪水位低0.2米,水偎堤根达4米深,持续3天多,未发生渗水管涌险情。

“齐河大王庙东龙门口是清光绪年间决口遗留的潭坑,深10余米,据说从不干涸,被当地百姓称为无底洞,是历来防汛的一大险点。”齐河河务局防办主任李秋景介绍,1956年前,此处曾数次填塘亦未彻底解决,直到在此修建虹吸引水放淤,才将潭坑淤平,不仅消除了险点,还淤出大片可耕地。

同时,豆腐窝、王窑、王庄、沟阳、大柳店、葛店等处自流放淤也都起到了淤固堤防的作用。自流放淤造价低廉,但含沙量低,放淤速度慢,并受水位和地形的制约。因此,齐河修防段于1970年试制黄河简易吸泥船,发展机淤固堤。

同年2月,在前期不断试验的基础上,该修防段成立造船组,拉开试制吸泥船的序幕。他们在南坦险工的空地上挖土平坑,垒石筑墙,随着一间简易厂房的“拔地而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船事业在母亲河畔铺展开来。

献出一颗“红心”

记者第一次见到张家和是今年9月15日,在齐河县文化中心的舞台上,德州河务局根据“红心一号”改编的同名话剧进行首演。谢幕时,剧中演员搀扶所扮演角色的原型上台,其中之一就是张家和。他已年过八十,身穿灰色中山装,面对台下观众,老泪纵横,唯共同经历者方能体会其当时情绪。

张家和是“红心一号”参与制造者之一,他生于黄河岸,长于黄河岸,此生都未离开。话剧结束后,他带记者来到造船旧址——红心广场,位于齐河南坦险工87-98#坝,是该县河务局为纪念“红心一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0周年,委托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在广场内设立主题雕塑“黄河之星”。雕塑主体由底座、雕塑基座、雕塑主体三部分组成,底座部分为一圆台,雕塑基座为立方体,方形基座之上为不锈钢材质主体,主体依次为船的造型、龙的造型、吸泥管道和科技之星四部分。

“就在这个地方,造船的时候有个铁质高塔,有一天我一位徒弟不小心从上面摔了下来,头上缝了好多针。”张家和指着广场一角陷入回忆,不由再次哽咽,“这船,造得是真不容易……”对常年与河水、石头打交道的黄河职工来说,研制吸泥船怎会是一件易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生产资料严重匮乏,面对一没技术、二没设备、三没经验的窘况,黄河职工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雄心壮志,憧憬着心中吸泥船的样子。

“场地确定后,我们自己动手,挖土平坑,搬石头垛墙,拉起破帐篷当厂房。垛起的石头墙挡不住寒风,搭起的破帐篷露着月亮。”张家和说,“没有压平机,我们就拼上满身的力气,用大锤把钢板一点点砸平、压展;没有圆钢加工设备,我们就平地挖炉,冒着高温将灼烧后的圆钢烧了砸、砸了烧,一锤锤、一錾錾,反复上百次将圆钢加工成型;没有起重设备,我们就赤膊上阵、肩扛人抬……”

造船组成员孙承安称张家和为“老伙计”,二人见面总会聊起当年同事。比如电焊工人李少敏,刚开始没有经验,不是钢板烧窟窿,就是焊缝焊不透,眼睛被强光刺得又肿又胀,衣服也被火花烧成了“马蜂窝”,但他可劲儿地钻研,在较短时间内就掌握了电焊技术;再比如,造船组成员徐承配带动大家,找来一些旧钢铁,后有一名工人受车床上花盘的启示,又造出了一台能够弯各种不同角度的“万能胎具”……“我们根据施工需要,制造了很多土造机具,有丝钢钳、杆钳、压螺丝平锤等,足有十多种,保证了造船的正常进行。”孙承安说。

两位老人最常提起的人,是当时在齐河修防段“下放劳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工务处处长,现已离世的田浮萍。他是“红心一号”造船组的核心,在那段艰苦岁月里,他和造船组职工们一起,凭着仅有的一部电焊机、两个氧气瓶和几把大锤,大胆钻研,修旧利废。

在《红心一号》话剧中,郑坤饰演了“田浮萍”这一角色,作为剧中主演串起了整部剧情,在记者采访时郑坤感叹道,在那个时代里,田浮萍同志虽然不是英雄,却是每个人心里的精神支撑。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1970年7月,造出了黄河上第一艘简易机动自航式钢板吸泥船,投资达到9.10万元,9月,在南坦下水试验运转成功。同年,齐河修防段又将原由虹吸管拼装的筏子改装为第二艘吸泥船,于1971年投产。两艘吸泥船到1972年共运转3808小时,生产土方31.6万立方米。大家认为,第一艘船的顺利下水,是整个造船组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向党献出的一颗红心,因此命名为“红心一号”。

敢闯新路的齐河修防段

1972年春,齐河北展宽堤主体工程完工,土方工程转为以修筑村台为主。村台工程土方量大而集中,需挖土地2万余亩,当地人口稠密,土地少,群众生产生活难以安排。修防处和北展指挥部确定利用“红心一号”吸泥船进行机淤村台,投资列入展宽工程项目开支,并派出两名科长带领工作组深入齐河段,和段上人员一起搞试验,造船。

以此为契机,接下来的几年,第二艘、第三艘……越来越多的吸泥船出现在黄河之上。这段历史详细地记录在《德州地区黄河志》中。

造船初期,没有正式渠道调拨造船物料,齐河修防段造船组千方百计,各处采购。1973年,以两角钱一公斤的价格从天津塘沽购进80吨废浮桶,经除锈和分割挖补,造了6艘吸泥船,每艘造价5.1万元,当年投产4艘。另外购进水泥船、木船和双机组铁壳船各一艘,改装为吸泥船。1973年9艘吸泥船运转1.65万小时,生产土方116.4万立方米,土方造价也由开始的每立方米2元多降为0.57元,受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省局的重视。

1974年6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齐河修防段召开由山东河南两省河务局所属处、段,郑州、济南、开封三市和沿黄县参加的黄河下游放淤固堤现场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制造吸泥船淤背固堤是黄河下游近期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纳入国家计划,所需铜材、机械由上级有关部门调拨。从此,利用吸泥船放淤固堤在黄河下游得到推广和应用。

同年,济阳黄河修防段开始自制吸泥船。翌年,造成5艘投产。至1977年,德州黄河共有吸泥船43艘,年产土方1259.89万立方米。同年底,黄河水利委员会授予齐河修防段“引黄固堤敢闯新路的齐河修防段”称号。

岁月如流,距离本报首次报道“红心一号”吸泥船已过去48年。“从‘红心一号’问世至1983年,德州黄河修防处共制造简易吸泥船44艘,除因严重锈蚀报废外,到1985年还有36艘。直到第三次大修堤的完成,基建投资减少,机淤固堤任务也逐年减少,吸泥船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今年10月25日,坐落在黄河岸边南坦养护基地的德州黄河文化展厅刚刚对外开放一个多月,德州黄河河务局副局长陈纪涛指着展厅旁一处仓库说到,“看,它们都在那儿。”记者转眼望去,这些废弃的吸泥船在与治黄人携手守护一方百姓之后,“休养”于此。用手抚摸保存的一块船身上的木板,恍惚间触到了彼时温度,如同在时间里开通了一条隧道,将某种力量传递给当代“治黄人”。

“它们是治理黄河的功臣,也是我们在治黄方面努力的见证,就跟展厅墙上的‘老照片’一样,诠释的是一种精神,奉献、创新、奋斗,这就是‘红心一号精神’。”陈纪涛说,《红心一号》话剧的演员都是非专业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大多是“黄二代”“黄三代”,甚至还有“黄四代”,他们愿意站上舞台,将父辈、祖父辈的故事演绎出来,并代代传承他们的“红心”精神。

新闻推荐

“物质+服务”,让大救助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贺莹莹张海峰本报通讯员刘磊谯燕今年以来,德州市在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关注支持下,全面部署开展社...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