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济南建成国际经济文化名城

济南日报 2018-09-20 11:38 大字

●到2020年

十大产业全部具备千亿级产业发展能力

●到2022年

新经济占比由2017年的21.8%提高至35%

●到2028年

率先完成本轮新旧动能转换,城市竞争力跃升至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先行区对外骨干路网基本建成,黄河沿岸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取得明显进展,新兴产业发展塑成优势并在全国形成示范

五大定位

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者

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

创新驱动发展的领航区

区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

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主引擎

本报9月19日讯(记者王彬)近日,《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以下简称“实施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对外印发。实施规划提出,到2035年,济南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杰出影响力的国际经济文化名城。而且,济南市将推动齐河与先行区一体发展、推动莱芜加快融入省会城市发展,强化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城市地位作用,尽快形成万亿级引擎,促进全省东西部协调发展,助推山东在全国东部地区竞相发展格局中加速崛起。

●到2028年,城市竞争力跃升至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实施规划提出,济南市肩负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主引擎的历史使命,必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壮丽篇章。在发展定位方面,济南被赋予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者”、“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创新驱动发展的领航区”、“区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五大定位。

在发展目标上,实施规划提出,要遵循城市和产业发展规律,综合国情省情市情,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目标要求,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在省内率先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其中,到2028年改革开放50周年时,营造出能力强、动力足、潜力大的新旧动能转换良好生态,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率先完成本轮新旧动能转换,城市竞争力跃升至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先行区对外骨干路网基本建成,黄河沿岸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取得明显进展,新兴产业发展塑成优势并在全国形成示范。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杰出影响力的国际经济文化名城。先行区主要功能组团基本形成,初步建成绿色低碳、智慧宜居、创新驱动、文化传承、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化城区。在具体指标上,到2022年新经济占比要由2017年的21.8%提高至35%。

●2020年十大产业全部具备千亿级产业发展能力

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方面,按照“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重点突破、变道换向、引领示范”原则,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突出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十大产业,加快构建上中下游密切衔接、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济南实现率先发展的领跑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推进自主创新的示范产业,夯实“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产业基础。到2020年,十大产业全部具备千亿级产业发展能力,其中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达到五千亿级,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达到两千亿级。

围绕“聚焦前沿技术,引领产业变革”,济南市提出了塑造大数据产业优势、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巩固量子科技先发优势、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五大目标。其中,要抓好济南高新区首批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济南高新区中心区大数据产业基地,集聚大数据技术研发机构、应用主体、众创空间和大企业总部,加快形成聚合发展效应,争创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区。在氢能领域,济南市提出“建设全国氢能源科技产业高地”的目标。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济南市提出了智慧化服务化升级传统制造、“接二连三”振兴现代农业、产融结合赋能实体经济、品牌质量引领品质经济等举措。在消费升级方面,济南市提出,要加快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开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培育壮大章丘东部医疗中心健康养老基地等医疗健康园区。发挥省会城市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山东大学发展,高水平建设新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集团化办学等办学模式,扩大非学历教育消费市场规模。在创优发展模式方面,济南市提出,要依托省会城市科教人才、金融资源、医疗资源富集优势,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而且,要突出打造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高地,错位发展汉峪金谷、山东新金融产业园、经七路-泺源大街老城核心区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积极建设“内陆港”,打造集路港、空港、保税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国际内陆港中心城市,强化陆海联动、多式联运枢纽功能,构筑“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重要支点,增强国家区域性物流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齐河与先行区一体发展,推动莱芜加快融入省会城市发展

济南市提出,要坚持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相统一,结合城市中心、次中心、卫星城布局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明确重点区域功能定位,以各类产业功能、城市功能载体为依托,积极构建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相协调,与城市规模、产业发展、生态容量相适应的城市功能布局,着力打造“一先三区两高地”核心支撑,统筹区域、县域联动发展,加快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新旧动能转换空间格局。“一先三区两高地”即:一先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三区为东部高端产业集聚区、省级开发区转换提升区及泉城优化升级区,两高地为济南中央商务区及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

围绕“三区”“两高地”,济南市将突出重点区域国际化、战略性、创新性的功能布局,明确主攻方向,聚焦精准发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带动力优势产业集群,开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发展格局。其中,要重点打造东部高端产业集聚区、省级开发区转换提升区、泉城优化升级区、济南中央商务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

济南市提出要推动“北跨东延,一体发展”,推动实施北跨东延区划调整,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配置、优化要素组合,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强化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城市地位作用,尽快形成万亿级引擎,促进全省东西部协调发展,助推山东在全国东部地区竞相发展格局中加速崛起。其中,推动齐河与先行区一体发展。将齐河县纳入先行区建设总体布局,推动黄河北展区融为一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筹推进黄河沿岸生态保护与景观塑造,打造黄河下游生态经济发展高地。推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与齐河经济开发区、齐鲁高新区融合对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创新转化高地。推动黄河沿岸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打造区域性物流发展基地。完善跨黄河设施及配套路网,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向齐河县延伸,开通城市公交线路,实现交通无缝对接。

推动莱芜加快融入省会城市发展。依托济莱协作区建设基础,支持莱芜加快融入省会发展。推动交通对接,加快规划建设济莱高速铁路等重大项目。推动钢铁产能调整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济钢技术、人才积淀优势,打造国家级钢铁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粉末冶金产业高地。推动山体生态修复,加快建设雪野旅游区养生休闲度假小镇,打造名优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医养结合发展示范区。

此外,推进济南市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构建“大济南”都市圈,形成衔接京津冀和长三角、黄河中下游区域的中心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建设国际合作中心,打造北京、雄安、济南“金三角”

济南市提出,要创新先行区体制机制,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打破行政事业、编制内外身份界限,实施岗位管理,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建立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先行区各类主体的民主自治积极性,构建各类主体高度参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机制,开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业界共治”新模式。

建设优秀公务员队伍。积极推进聘任制公务员工作,健全完善挂职干部机制,完善人员选派、岗位安排、日常管理、考核评价、选拔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设计。加大对经济、金融、物流、科研等紧缺专业公务员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公务员学习培训,开阔国际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激活公务员系统组织生态。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重点引进一批世界顶级产业科学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海归”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推动高层次人才跨越式增长。

此外,济南市还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探索有效途径,创新对接机制,以中德产业合作、对接全球高端制造战略为主线,全方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筑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中心。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努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围绕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济南市将全面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围绕运行后台、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专业培训、配套保障等方面,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和协作配套,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接地、央企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的总部基地。加强与京津冀产业规划衔接,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探索建立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合作共建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加快产业要素联动,优化区域合作格局,打造北京、雄安、济南“金三角”,引领环渤海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依托“高铁时代”济南地理区位优势,打造京沪高铁经济带的中部核心支撑点和京沪之间创新创业高地,形成产业链配套、创新链互补、价值链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优化区域合作方式,率先推进构建区域间协作发展机制,密切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原经济区等的经济联系,在先进技术、高端人才、重大项目等合作领域实现新突破。

在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方面,济南市将制定城市内环、中环、外环“三环十二射”交通网络规划,推进济郑、济滨、济莱等高速铁路建设,完善“米”字形高铁网,建设董家镇铁路货运枢纽,实施济南机场扩建工程,推进济南综合保税区迁建,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优化跨黄河桥隧布局,推进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加快建设、申报国家一类铁路开放口岸,开辟更多国际航空货运新航线,争取设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

新闻推荐

他们是夫妻、兄弟姊妹或好友,为了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出租车“亲友档”共创幸福生活

强生出租车公司司机刘强夫妻同开一辆营运车,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合影。近年来,受网约车冲击,济南出租车市场波动...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