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乡村美丽蝶变,齐河乡村美丽蝶变

德州日报 2018-04-13 09:50 大字

[摘要] 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一场如火如荼的农村变革正在进行——

乡村振兴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美、产业兴,才能百姓乐。行走在齐河大地,在春天的气息中,美丽的乡村风貌扑面而来。

全域美丽乡村画卷徐徐打开

人间四月天,春暖花开时。

晏城街道十二里阁村,街巷全部硬化完毕,道路两旁绿树红花相映成趣,重新粉刷后的墙面绘制了一幅幅精致的文化图案。行走其间,宛如置身画中。

十二里阁村的美丽蝶变,得益于该县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村党支部书记黄其河介绍,十二里阁村被纳入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去年7月开工建设。在县、街道两级财政的支持下,该村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硬化道路1万余平方米,绘制文化墙上千平方米,栽种国槐、樱花、小叶黄杨等绿化苗木10余种,绿化道路5700余平方米,真正让旧貌换新颜。“村庄变美了,十里八村的都往俺村跑,俺打心眼里感到自豪。 ”村民葛秀森说。

去年以来,齐河县以点带面,全域推进,一场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正在齐河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

齐河县委托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制了《齐河县美丽乡村综合发展规划》,制定了《齐河县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明确了“两通三化四清”重点任务。“两通”即街巷硬化户户通、排水管网户户通;“三化”即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四清”即清旧宅、清垃圾、清渠塘、清乱堆乱放。制定了街巷硬化、排水管网等9项建设标准,确保施工规范。出台了《美丽乡村验收评定实施细则》,全程把好工程启动、建设、监管、验收等关口。

为破解资金难题,齐河县精准施策、多元投入,采取“财政出资补一块、发动群众筹一块、土地挖潜奖一块”的方式,即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各村通过集体出资、群众自筹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同时对搬迁村庄土地挖潜指标,以每亩2万元进行奖励,专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县里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5名县级领导靠前指挥;县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召开工作启动会议和现场推进会议,不打招呼,进村入户明察暗访。县里对美丽乡村建设每周一通报一调度、每月一观摩一排名。县人大、政协定期组织开展视察评议,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乡镇(街道)年终综合考评,权重占到20%。

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党心民心,完成了一个个群众满意工程,描绘出了一幅幅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仁里集镇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有89个,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村民需自筹资金近2000万元,是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量最大的乡镇。然而,任务下发后,村民踊跃出资,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便筹齐了所需资金。目前,全镇已有61个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其中韩胡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翟寺、郑庄、段庄、张塘子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截至目前,县财政已投资6亿多元,硬化村内道路4460条、670公里,330个村庄实现街巷胡同道路硬化“户户通”,占到村庄总数的53.4%以上;189个村庄同步完成了排水管网、绿化亮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今年可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全覆盖。

培育产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4月10日,早晨7点50分,齐河县表白寺镇潘庄村村民马官霞夫妇准时离家,步行10分钟来到附近的山东如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如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牛羊肉系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015年落户表白寺镇,距潘庄村不过1000米,生鲜食品年销售额近6亿元。 2016年9月,马官霞辞掉了县城里的工作,与丈夫潘士刚一起进入如康公司工作。“我俩现在每月能领到七八千元,跟在县城时收入差不多,在家门口上班,能更多地照顾家里,日常开销也大大降低。 ”马官霞说。目前,如康公司300名一线职工中,有近一半来自当地。

表白寺镇将产业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牛鼻子”,依托区位优势,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累计引进各类企业50余家,形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结合乡村旅游,重点打造田园综合体——紫薇庄园,建设生态种植大棚460个,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少儿农耕体验为一体,今年10月运营后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解决就业100人。“作为旅游项目,在帮助当地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紫薇庄园董事长侯国强说。新引进的山东天下药仓医药物流项目,集药品、医疗器械、中药材物流配送、服务于一体,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可拉动当地就业1万人。

表白寺镇是齐河县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关键所在。齐河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抓好产业布局,助力乡村振兴。

祝阿镇刘王村党支部采用土地流转形式,引领村民创办绿城花卉苗木合作社。村集体以现有资金入股,按合作社利润10%分红,社员以土地入股,每年分红。目前全村80%村民入社,合作社年收入2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

钱包鼓起来,乡村建设更有看头,发展更有盼头。“此次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应承担的50多万元全部由村集体缴纳。 ”村党支部书记付思荣说。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该村还以生态乡村为理念,投资10万元打造了红色主题休闲广场、采摘基地等旅游景点,为发展乡村游奠定基础。通过推行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县已创建各类合作社316个,带活经济特色村70多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

一名党员一面旗,乡村振兴当先锋

每逢下雨就拨打“12345”市长热线,抱怨村里道路泥泞、没法出门,这曾经是齐河县仁里集镇张塘子村村民的“习惯”。

去年下半年,村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干净的硬化路不仅连接到村外,也延伸到每户家门口,出门顺利了,村民们的心里也敞亮了。

张塘子村仅有30户人家,人口虽少,却曾是出了名的“乱村”——离镇驻地远,没有像样的路,全部是泥土路;一个上访户十几年不间断上访;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村内工作无法开展;有5名党员,或者常年在外地,或者年事已高,村里没有党支部。

转变从2015年开始。不是党员的张庆岭担任村主任,主持村里工作。“突破口在哪里?村民对出行条件差反映最强烈,就从修路开始。 ”但当时,修硬化路费用太高,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的思想工作又做不通。张庆岭自掏腰包,运来煤矸石铺路。

雨天也能出得去门,村民们对张庆岭的看法开始有了变化。当他想把路面修整得更好些时,就有村民打听要花多少钱,告诉他不少人愿意集资把路修好。“这是大伙对自己的信任,既然开了头,就一定把工作做好。 ”张庆岭说。

只要能代办的各类手续、证件,张庆岭从不让村民跑腿,自己骑车15公里到镇上去办理。村里地势不利于引水,灌溉是个大难题,张庆岭一次次找到邻村村干部协调,用他们的扬水设备为村里送水。对老上访户的问题,跑县里、跑镇上,找文件、查资料,一项项解答,化解了十几年的难题。

三年来,张庆岭修了路,更得到了村民信任,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建设美丽乡村,村里召开大会,村民一致同意把多年无人管理的32亩村集体土地收回再流转,流转费用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的村民不习惯垃圾入桶,张庆岭一连两个月盯在街道上提醒村民,维护村庄整洁的好习惯终于养成。旱厕改造中,各家主动挖好坑池,村里没花一分钱。原来办一场白事需要花费近万元,现在已经降到了1000元左右……村庄美,美到村民心里。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家庭,为全村服务不怕跑断腿,生活好了,村子靓了,大伙感觉更幸福就是当时被选为村干部时的‘初心\’。 ”现在,张庆岭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正准备带领大伙再修一条高标准的公路,让村民出行、生产更方便。

干部能干事,党员带好头,这在齐河县美丽乡村建设中,成为一面色彩鲜明的旗帜。仁里集镇韩胡村,相关事项全部由党员代表会决定,具体建设由党员与群众代表负责,村干部与钱、物“隔离”让村民放心。晏城街道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董冠三与村干部连续多天义务出工到晚上10点,拆旧宅、运土方,村内不见一点杂物。

齐河牢牢把握从严治党的“牛鼻子”,把增强学习、干事本领放在首位,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农村党支部发挥作用不到位的,在换届中优化提升,倡导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2年时间彻底解决没有支部或支部不发挥作用的问题。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把全县3万余名党员不同形式地轮训一遍,补齐能力短板,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能干事的干部队伍。

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下一步,村里计划建一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搞夏令营;同时做大餐饮、住宿、采摘,发展乡村旅游。”齐河县晏北街道义和村党支部书记沈仁明说,他们已接待来自济南、德州的6个参观团,人数超过2000人。

能够发展文化旅游,义和村依靠的不仅仅是变美的环境,更是村里的良好风尚。农家小院的外墙上,画着孝顺媳妇、好婆婆的头像;村里的宣传栏里贴着孝亲宣传海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见到来客都笑脸相迎……一进村子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美德的感召力。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是该村党支部以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抓手,唤醒乡愁,强化村民的心灵归属感,凝聚起“孝亲义和”的文明风气,村庄和谐稳定发展。

他们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党员每月定期参加集中学习活动;每周六晚按时参加国学讲堂。党员带头践行孝道文化,联户推介孝道文化。带头参加村级文化活动,宣传上级政策,调解家庭纠纷,倡导移风易俗,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每逢集体义务劳动,村里所有党员冲锋在前,没有一人提条件、要报酬。红白事由大操大办变为“白事一碗菜,红事一杯茶”;无一例上访事件,先后评为“中华传统文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社区宣传文化工作示范点”,“义和经验”通过巡回党校向全县推广。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齐河从薄弱环节入手,首先完善制度建设,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梳理村规民约内容,发挥村规民约这个管理农村事务的“契约”作用,让村规民约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切实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在全县所有村居建立红白理事会的基础上,加强理事会制度化建设,确保依法依规办事。通过道德评议的方式,对家庭、邻里、干群之间的矛盾纠纷及村民不孝敬老人、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进行评议,客观公正地裁定事情的是非曲直,逐步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该县鼓励乡镇因地制宜、丰富善行义举“四德”榜形式内容,细化评定标准,突出学榜用榜,发挥上榜人物对村居道德建设工作的引领作用。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对乡镇、村居的“四德”典型进行逐级表彰,在全社会营造积善成德、明德惟馨的新风正气。筛选全县的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说身边事,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质。目前,全县农村善行义举“四德”榜覆盖率达到100%,上榜率达70%以上。

新闻推荐

德州市近郊游火爆,德州市近郊游火爆

清明假期——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