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年在纽约过年
□吕周聚
一直难忘10年前的那个大年初一,我们一家在纽约拜访两位华人文化名家的经历,至今铭刻在心。
2008年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一家从波士顿乘坐大巴来到纽约的中国城,去拜访两位心仪已久的朋友。到达纽约时已是上午10点。一下汽车,马上听到熟悉的中国丝竹音乐,悠扬的《步步高》在大街上回荡,两支舞狮的队伍穿着传统服装伴随着铿锵的鼓点在街头腾挪跳跃。大街上往来的大多是华人面孔,偶尔出现几个白人面孔,华人们则大多说着粤语,看到此情此景,仿佛来到了中国南方某个发达的小城。而站在马路中间维护交通秩序的黑人警察提示你,这儿是美国纽约的中国城。
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拜访夏志清先生。夏先生住在纽约中央公园旁边的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公寓里,公寓位于一个小山头上。
夏先生中等个头,头发已经白了,瘦长的脸,一双眼睛仍然很有神。他招呼我们坐下,然后就开始找东西,这儿翻一下,那儿翻一下。趁他找东西的空,我站起来仔细看了一下他的房间。房子宽敞,但算不上豪宅,靠墙是高大的书橱,里面摆满了书籍,房子中间摆放着一张大书桌,书桌上也堆放着书籍;此外,地上、椅子上随处摆放着各种书籍。那时已逾八十高龄的夏先生还在大量阅读,这实在令人钦佩。他低着头到处找东西,口里还在不停地小声念叨,我忍不住问他找什么,他说找眼镜,没有眼镜看不清东西。我看到书桌上的一本书下有一副眼镜,告诉他,他拿起来戴上,坐到沙发上来,开始与我们交谈。
他问了我研究的领域、在美国的近况,然后就开始谈到古希腊的艺术。他思维敏捷、口若悬河,一打开话头,就不停地讲了起来,仿佛回到了讲台上。他是美国汉学界的泰斗,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海内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我问他对中国大陆翻译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有何看法,他说这一版本删去了一些内容,这令他非常不满。部分学人对他的这部著作持有异议,有些人认为他是用美国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来评判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他对此并不认同。他说他是以文学的标准来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史,并不是以政治作为标准来衡量评价作家作品。
他说他最欣赏的现代小说家有四位,即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张天翼,他甚至用“捧”这个词来表达他对这四个作家的态度。因为我读本科时毕业论文就是以张天翼为研究对象,当时阅读了张天翼的大量作品,我就问他,这四位作家中的前三位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学界也广受好评,但张天翼并没有得到同样的好评,这是为什么?他思考了一下,说他喜欢张天翼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讽刺小说写得非常好,但可惜的是,他写讽刺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之后就转而写其他类型的作品去了,浪费了他的讽刺才华。由此可见,在夏先生的内心里,他确实是以文学、审美作为写作《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标准尺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没有政治的评判,因为文学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他写作《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那个年代。但如果把《中国现代小说史》与同时期大陆上所产生的同类作品比较一下即可发现,《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政治性因素相对较少,艺术审美是其主要因素,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在汉学界产生如此大影响的一个主要原因。
聊了好长一会儿,王师母回来了。王师母进门跟我们打了招呼后,就开始忙活她的事情去了。夏先生问起我女儿上学的情况,并说现在年轻人整天上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过了一会儿,师母过来叮嘱夏先生吃药。这才发现,他的书桌上除了堆放的书籍纸张之外,还放了许多白色的药瓶。来之前王德威先生叮嘱我们,夏先生年事已高,有心脏病,他又是个人来疯,朋友一来,他就高兴,心脏经常出问题,在他家不要呆太长时间。想到这,我就提议和他拍张合影,他高兴地拉着女儿的手坐在沙发上,照片上的他笑容满面、神采奕奕。
从夏先生家里出来时已是下午1点多,在中央公园看了一下,我们即去拜访著名作家赵淑侠女士。赵女士住在纽约的法拉盛,这是纽约市中的一个新的中国城,离夏先生的公寓较远。我们乘坐地铁,几经周转,终于找到了赵淑侠的家。到她家时,一轮红彤彤的太阳正悬挂在西边的楼顶上。
我之前曾拜读过赵淑侠的《我们的歌》《赛金花》等作品,并写过一篇关于《赛金花》的评论。她说她在网上读到过这篇评论,认为写得非常到位,她很喜欢。她说她的祖籍是东北,后来随父亲去了台湾,年轻时到欧洲留学,在瑞士居住多年,晚年来到美国定居。她的先生祖籍是山东齐河,我称她是山东媳妇,她很高兴,说她一直没有机会到山东看看,为此而遗憾。
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们要告辞,赵淑侠坚持要请我们吃饭。她领着我们来到她家不远处的一家东北餐馆,老板娘操一口东北话,与赵淑侠很熟,一看就知道她是这儿的常客。她点了几个有东北特色的菜,我们边吃边聊,聊她当年在欧洲留学的生活,原来她早年是学艺术设计的,同时对文学创作非常感兴趣,后来便成了著名的作家;华人作家早年在欧洲默默无闻,她便组织在欧洲的华人作家成立了欧洲华人作家协会;她聊回大陆时的见闻与感受,一看她就是地道的东北人,一口东北话,滔滔不绝,娓娓动听……
拜访两位华人名家(一位是汉学界的学术泰斗,一位是华文文学界的著名作家),这是我为数不多的“追星”经历,对我而言不仅新鲜,而且很有纪念意义。在这个美国最大的都市里,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春节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夏志清、赵淑侠这样一些富有开拓精神的华人,中华文化才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本文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推荐
2月22日晚8点左右,市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一中队民警刘守德在巡逻中被两名外国人拦住求助。经了解,原来这两名外国人是巴基斯坦人,夫妻关系。他们刚刚坐出租车时,不慎将护照和手机等物品遗...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