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优结构提效益促增收,优结构提效益促增收

德州日报 2015-05-20 13:01 大字

德州市推进粮食生产及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农民经营性收入不断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1149.1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37.5%——

近日,记者走进德城区、齐河县、武城县,探寻各地农业转调创亮点做法。

观光农业变增收摇钱树

5月16日,在德城区黄河涯镇馨秋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内,红艳的樱桃、紫黑的椹梅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大人、孩子欢声笑语不断。

据介绍,馨秋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果树种植面积5000亩、蔬菜种植面积300亩,一年四季对外开放采摘。

除了采摘,在德城区南部生态区,游客还可以畅游万亩桃花海、品红酒、体验垂钓乐趣。该区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鼓励采摘观光园、新型设施农业、休闲农场等业态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

“休闲观光农业促使农村发展规模化种养,实现了农副产品深加工,同时让农业与餐饮、交通、娱乐等产业融合,大幅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德城区黄河涯镇文化旅游相关负责人唐立军介绍。

目前,该区休闲观光农业带动3000多户农民就业,年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 “在旅游需求日益旺盛的今天,农业应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走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着力打造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旅游新业态。 ”市委常委、德城区委书记刘长民表示。

绿色标准提升种粮效益

“800亩土地种植的全都是优质专用小麦,去年亩产达到743.56公斤,售价比普通小麦每公斤高出0.1元。 ”5月15日,在齐河县焦庙镇20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周庄村村民马希勇一脸喜悦。

该县把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向,将“综合标准化”贯穿小麦、玉米生产的全过程。在水质、大气、土壤、肥料使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严格标准,保证了商品小麦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去年,全县小麦总产达到12.94亿斤,比2013年增产1000万公斤,累计实现农业增收2300万元。

今年1月,齐河县《小麦、玉米生产社会化服务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和《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通过农业部、国家标准委、中国农科院等部门组成的评审组评审,并向全国发布。同时,该县被农业部列为第十五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今年,该县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面积达到80万亩,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70%以上。 “只有针对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齐河县副县长张和田说。

品牌领跑农业产业化

时下,在古贝春集团5万亩生态原料种植基地,小麦长势喜人。

该基地采用“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生资供应、统一栽培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价格收购”的五统一耕作方式,高粱、玉米、小麦分别亩增产11%、8%、10%,基地农户平均每户年增收1500元。

“农作物成熟后,如果市场价高于集团规定的最低保护价,集团会按市场价收购。 ”武城镇丁王庄村村民杜德宏说。

武城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扶优扶强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5家。三品认证基地近5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2%,年销售收入达140余亿元。拥有辣贝尔辣椒、英潮红辣椒、古贝春酒、丰裕食用菌等众多知名品牌和商标,发展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61个,辣椒、食用菌等40余种农产品通过了国际市场认证,直接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3亿元。

武城县副县长杜文陆表示:“发展品牌农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促进农业升级,实现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的转变。只有这样,农产品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

□本报记者 邓静 本报通讯员 田彬 杨玉娟 王玉磊

新闻推荐

“催”着小微企业享优惠,“催”着小微企业享优惠

齐河县国税局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简化办税程序,优化办税服务——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