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寻访旧时伦镇街寻访旧时伦镇街

禹城市报 2007-07-22 00:47 大字


●张庆军

(六)

九、悲壮的伦镇保卫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9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集团军沿津浦路大举南犯。1937年11月,日军侵占禹城、齐河县城和伦镇。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擅自率部南撤,鲁北大地全部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1938年1月15日上午,日军200多人进犯伦镇街,遭到红枪会的顽强抵抗,伤亡30多人,红枪会会员103人死于日寇之手。

红枪会起源于我国北方的白莲教和义和团,因其武器长矛上系有红缨而得名,会员上衣内系红兜肚,头戴黄头巾,作战勇猛,自称刀枪不入身。红枪会也有很多流派,主要有:玄门道、红门道、青门道、五仙坛,伦镇街的红枪会原属青门道。一天,南街人们挖壕沟时挖出一座玉琢关帝像,红枪会道徒以为关爷显灵,遂将青门道改为关爷道,又称关爷坛,设关爷神坛将关帝像供奉其内,视为镇坛之宝。在关帝像的感召下,又有许多伦镇街人加入红枪会,就连北面朱庄的“黄沙会”、“白戟会”也并入关爷道。自此,关爷道称雄一方,总坛备两口铡刀,盖铡黄布上绣着七个大字“不听关爷话者斩”,用来号令约束会员。据禹城县志记载,从1924年(民国13年)开始,伦镇一带就有了红枪会组织,村子的青壮男子大多为会员,主要活动为喝符念咒,聚众练武,防匪防盗,抗击外来侵略。

此次保卫战,伦镇街及来援的朱庄等村共100多位村民丧生,伦镇街陷入极度悲愤之中。谁能想象一个村子里到处都在发丧埋人是何等悲惨的场景!有多少幼儿少年转眼间没有了父亲,又有多少年轻女子痛失丈夫、从此独抗生活的艰辛,还有多少白发老人撕心裂肺、哭送黑发的青壮儿孙!伦镇街在呜咽,桥头的石狮在怒吼!寒风呼啸,吹起满天纸钱,大地悲鸣,喊着杀敌声声!敌寇的凶残并没有吓倒英勇的伦镇儿女,他们埋葬了亲人,擦干了眼泪,继续以各种方式同日伪进行斗争,更有不少年轻人离家投奔了抗日队伍。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赶跑了日本鬼子,伦镇街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先人们不惧强敌、勇保家园的英雄壮举将为后人永远铭记!

解放前在南街娘娘庙前立有一座石碑,记载着红枪会英勇抗日的事迹和103位死难者的英名。后来,庙毁碑丢。

2011年元月15日,伦镇街全体村民重新敬立了伦镇保卫战纪念碑,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纪念碑坐落在南街外伦镇中学操场的东北角,当年日寇就是从这一带开始进攻伦镇街的。纪念碑为十公分厚的花岗岩石碑,碑高1米,宽1.5米,基座为重1.8吨的钢筋水泥预制件,地下0.5米,地上0.8米。正面碑文:“伦镇保卫战中英勇捐躯的众乡亲――永垂不朽”,背面碑文正文:“公元一九三八年元月十五日”,日寇二百多人进犯伦镇街,村民团结自卫,浴血奋战,利用简陋武器阻敌进街,后日寇攻入街内,村民又与之巷战,致敌伤亡三十余人。此战,伦镇街村民及来援的朱庄等村乡民共103人遇难。为纪念先人不惧强敌、勇保家园的英雄壮举,特立此碑。伦镇街全体村民。公元2011年元月15日”。背面碑文对联:“上联:战日寇保家园英勇捐躯,下联: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横批:英灵长存”。

本次纪念碑重立活动得到了伦镇镇政府、教育办公室、伦镇中学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各界代表及学生共计400多人参加了落成仪式,禹城电视台、德州晚报派记者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伦镇教育办公室的高传平主任表示,将伦镇保卫战纪念碑作为伦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我和房成星、刘勇等十位在德州工作的伦镇街人捐资发起了此次纪念碑重立活动。为配合纪念碑的重立,我还撰写并出版了《伦镇记忆》一书,书中除描述了伦镇街的起源、解放前的伦镇街的抗日斗争故事、李连祥在伦镇街犯下的滔天罪行、革命烈士纪念亭的来历及变迁等有关伦镇街的事情。此书得到了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霖食品有限公司、大禹酒业有限公司的大力赞助。(完)

新闻推荐

喜欢饮酒的岳父

岳父是一个性格豪爽、乐于助人的硬汉子,却在66岁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撒手人寰。他生前最大的爱好就是饮酒,只要天天有酒喝,他便心满意足。我和妻子刚结婚时,他在齐河县酒厂当临时工,每周六回...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