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结对帮扶共建共享引领新风尚

大众日报 2020-11-16 09:35 大字

□记者 张海峰 通讯员 嵇磊 报道平原县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公益电影放映、中小学校“小手拉大手”等惠民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记者 张海峰 通讯员 嵇磊 报道

本报平原讯 每当夜幕降临,平原县前曹镇西马庄村东广场上就热闹起来,跳舞的、扭秧歌的、健身的……“咱们老百姓原来扛着锄头锻炼,现在是哼着小曲健身。政府的好政策,让咱的小日子越过越滋润。”村民马善芬笑着说。

2019年,乘着西马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的东风,该村将村里的宣传栏、文体广场和文化大院等精神文明建设平台进行了“升级”,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和一条文化街,让群众在耳需目染中提高文明意识,改变不良陋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联动的‘大格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了培植乡村文明新风的主阵地。”平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和田介绍。

平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重心放在基层,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全县各村开展巡回宣讲、理论下基层、政策解读等活动,还组织“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培训,宣传卫生健康、文明礼仪等知识,讲授家居布置、清洁家园和装饰美化等常识。此外,各村利用广播、百姓宣讲、发放明白纸和文明挂图等方式,让文明生活方式家喻户晓。目前,辐射带动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个、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34个。

形成文明乡风,既要靠宣传倡导,还要靠实践养成。平原县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让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张和田表示。

文明实践的“硬件”好了,“软件”也要跟上。其中,穿着“红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身影遍及每个乡村。平原县积极搭建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平台,通过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贫困户,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共建共享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该县87个省、市、县级文明单位已结对帮扶206个村庄建设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结对帮扶开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动及“讲、评、帮、乐、庆”志愿活动2800余场次。

新闻推荐

探索市场化手段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平原县9个村 资金变资本,收益涨近20倍

□记者贺莹莹通讯员张大伟曹伟报道本报平原11月14日讯今天,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举行资产改制分红大会,西街、南街...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