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市场化手段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平原县9个村 资金变资本,收益涨近20倍

大众日报 2020-11-15 09:40 大字

□记 者 贺莹莹

通讯员 张大伟 曹伟 报道

本报平原11月14日讯 今天,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举行资产改制分红大会,西街、南街、西关、贺家行、官道、赵庄、何堂、建新街、北任等9个村的集体资金通过“投资理财”获取分红64.68万元。“村里钱放账上,只会越来越毛。现在统一投资,本钱不动拿分红,大家都说是个好法子。”北任村村民任万宁说。“我们村投资福洋生物108万元,年收益6.48万元,是我村资产单笔收益最大的一次。”龙门街道南城社区南街村党支部书记刘俊兰表示。

64.68万元的分红是这9个村拿出1078万元集体资金投资该县企业福洋生物,一年所产生的红利。龙门街道是城区所在,但共有23个城边城郊村,集体资金账面上趴着3400多万元。目前,这些村集体对公账户的资金由镇街代管,按照惯例一直是放在银行拿极低的活期利息,部分村庄若有公益事业只能动用本金,面临“坐吃山空”的风险。

“‘村财镇街代管’虽然给了村集体一本明白账,但不能‘管而不理’。集体资产如何保值增值?龙门街道的探索是,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采取市场化手段,通过投资优质项目来带动村集体增收。”龙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洪星说。

平原县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龙门街道的23个村按照清产核资、股东认定、股权量化、成立组织的程序推行资产改制,核定所有者权益1.56亿元,固化资源性资产5000.2亩,明确受益村民1.3万人。每个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一人一股,以户为单位出具股权证书,选举出理事会监事会,“静态”管理,一次配置届期内保持不变,以合作社为主体进行对外投资,经过社员大会审议表决,保证程序合规。

投资有风险,如何确保投资成功,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投资标的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以福洋生物为例,其是辖区企业,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十强企业,年玉米加工能力100万吨,年产值25亿元,正处在上市准备期。另一方面,福洋生物获得了不高于市场价的资金,也很有积极性,并以价值1400万元的设备作为抵押,确保注入资金安全。今年4月29日,龙门街道这9个村签订了投资合同,将1078万元的集体资金投入到相关项目,约定年收益6%,标志着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市场化运作第一步。目前,龙门街道城中村全部完成资产改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营。通过优选标的、预支利息、全程监测项目运营,确保投资项目收益。从这9个村来看,集体资产收益是改革前的20倍。

“城中村集体资产改制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今后,我们将推动改革更深一层,探索建立镇级层面的投融资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确保投资回报率,推动城中村集体资产投融资由‘镇街书记工程’走向市场化。”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

新闻推荐

平原:三创三建画好“同心”圆

□记者张海峰通讯员侯立菲张璐报道本报平原讯9月2日,在平原县龙门街道光明社区,“民建大讲堂”第二讲如期开讲,向社...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