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产品办“身份证”为订餐平台拧“紧箍咒” 探访食品安全整治的新“锦囊”

大众日报 2019-11-14 09:54 大字

□ 本报记者 杨润勤

针对群众关心的重点食品安全问题,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刚柔并济,探索出不少“锦囊妙计”,提升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获得感”。

11月5日至10日,记者随同山东省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媒体行采访团,入市场、进校园、访商超,对聊城、德州、烟台、威海四市的食品安全整治进行了现场采访,各地许多做法可圈可点。

在德州黑马市场的一个黄瓜摊位上,记者用手机扫一下摊上的二维码后显示:产地,平原县,货主,刘书新。德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边家山说:“这个市场所有的蔬菜都有‘身份证’,手机维码都能显示出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市场再到零售终端的所有信息,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威海的新“利器”则在超市里。记者在威海的家家悦超市里看到,每一个农产品都有“身份证”。家家悦集团副总经理丁明波说,他们引入RFID射频、自动条码识别、手持终端技术,对实施可追溯的商品进行单品管理并实名备案,使每个批次商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证”。借助“互联网+”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管追溯、临保期食品管控、散装食品管控等机制,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自制食品全部实现二维码食品信息化可追溯管理,解决了食品过期、散装食品标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日前,山东省市场监管等五部门组成的调研检查组,在对全省食品安全抽查暗访中发现,有的学校冰箱内生熟食品混放,有的食品进货来源信息不完整,有的校园周边有小商小贩兜售“五毛食品”等。在聊城三中,这样的现象已经杜绝。该校校长赵振林告诉记者,他们严把“入口三关”,即采购查验关、食材质量关、炊具餐具消毒关。另外,该校还创新性地投用了特色小吃餐厅,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就餐需求,也解决了孩子们去校园周边小商小贩买食品问题。荣成市第一中学的学校食堂不仅干净整洁,还有主题鲜明的餐厅文化和种类繁多的菜品,慢慢让周边小商小贩没有了市场。

如何防止网络餐饮问题?在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大厅里有一个“威海市网络订餐智能监控系统”大屏幕,监管人员利用大数据这个“千里眼”,为网络订餐平台及商家拧紧了“紧箍咒”,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动态、实时、透明化管控,还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火墙。去年以来,该系统共监测供餐商户22万家次,对发现的许可证未公示、非许可证、许可证超期、信息模糊、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不符等问题及时督导整改,下线1911家。

媒体行采访团来到烟台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正在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保健食品。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姚宝鑫说,整治保健食品不是一味地打,他们探索出的新路子是“探头打尾”,从源头上严防,在过程中严管,对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目前,该市已发现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行为57起,查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问题81处。

新闻推荐

平原县供电公司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确保电网安全迎峰度夏

□张峰自入夏以来,平原地区降水骤增,且多为大暴雨天气,瞬时降雨量大,对变电设备可靠运行带来影响。7月5日,国网平原...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