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楼镇412万元扶贫资金“挪”到前曹镇草莓扶贫产业项目上 资金跨镇整合使用,贫困户缘何叫好

大众日报 2018-03-29 01:34 大字

■精准施策看扶贫

□本报记者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金吉鑫张大伟

春节前后,是平原县前曹镇嘉鑫草莓种植产业园最忙的时候。3月20日早上8时许,新建的温室大棚刚刚摘下的近500斤草莓发往济南的市场。产业园负责人肖元忠介绍说,“刚摘下来就拉走啦,最近一个月,高标准大棚的收入超过60万元,收益能顶过去十个普通大棚。”这座新式大棚去年底启用,占地16亩,应用了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物理防治等先进技术,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引进“妙香7号”等优良草莓品种,在济南、德州、天津等市场很受欢迎。

“草莓供不应求,太好啦!”这一消息,让王凤楼镇殿户李村72岁的贫困户李殿坤高兴不已,这个村距离种植园有近30里,也不在一个镇,李殿坤为何叫好?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返乡创业的肖元忠4年前流转土地150亩搞农业,其中建了8个每个占地约4亩的草莓大棚,销路一直不错。2017年初,肖元忠经过考察扩大草莓规模,新建两座高标准大棚,但估算超过800万元的投资成为掣肘。得知此事,县扶贫办和镇上的干部找上了门。

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平告诉记者,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是带着“帽”来的,既要求精准,还要求时效和绩效。现实存在的问题是,目前70%以上的贫困户是老弱病残无法直接参与经营,需要通过扶贫资金整合集中使用产生的收益进行兜底,但扶贫资金下达后往往一时找不到合适项目,一些扶贫项目还因为论证不充分匆忙上马不能发挥应有效益。从2017年初开始,平原根据市里要求,开始建立县级扶贫产业项目库,遴选一批适合的项目,让项目等钱。县扶贫办组织了评审小组,由扶贫、农业、财政、环保、国土、蔬菜、林业等近20个部门代表经过考察论证、专家咨询、评审打分等,对项目可行性和效益进行综合评议,全县各乡镇报上的19个项目中前曹镇草莓种植项目名列第二。

肖元忠认为,自己的项目打分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一是承诺扶贫资金收益率每年不低于12%,这在所有项目中是比较高的;二是自己的草莓园这几年无论批量外销、网购还是采摘,积累了不错的口碑。

去年4月初,上级扶贫资金拨到了县里,根据要求要在一个月左右拨付到镇上,前曹镇项目多而资金量少,而与之相邻的脱贫任务较重的王凤楼镇资金量多,但是其上报的养殖项目因可能潜在环境风险得分偏低。

能否对扶贫专项资金进行跨乡镇整合使用?去年4月14日,县里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对拟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审议,确立了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原则,对一批风险小、前景好的产业项目重点扶持,同时要求对此制定管理细则。

经过县、镇商定,王凤楼镇92个村的扶贫资金412万元拟“挪”到前曹镇草莓项目,但尽管预期收益不错,如果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被蒙在鼓里,好事也有可能办砸了。王凤楼镇副镇长李红告诉记者,镇上组织相关村两委、村民代表、贫困户就发展这一扶贫项目进行民主评议,获得普遍赞成,所有贫困户与镇政府签订相关帮扶协议,并进行了张榜公示,项目方案上报县级审批和市级备案后走招投标程序进行建设。

2017年6月,嘉鑫草莓种植扶贫项目在两个镇共同监管下正式实施,除了前曹镇有10名贫困人口在草莓园打工,当年项目扶贫收益49.44万元提前打到王凤楼镇。王凤楼镇贫困户李殿坤从抽屉中拿出一本鲜红的分红证,2017年9月26日李殿坤与患有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杨传凤,从前曹镇草莓项目收益中领取分红共1280元。“虽然项目没建在咱村,但是咱也得了实惠。”

去年,平原县共整合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1527.5万元,首次打破乡镇行政界限建设7个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均已收效,共带动278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新闻推荐

9万亩农田“解渴”

恩城镇抢抓时机引黄春灌——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