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7个贫困户摘掉穷帽子,27个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德州日报 2016-01-22 12:05 大字

[摘要]平原县芦庄村实施***,建起“脱贫大棚”,开辟致富门路——

1月18日,走进平原县三唐乡芦庄村,崭新的房屋、街道两旁墙上绚丽的乡村文明宣传壁画和整齐的排水沟让人丝毫看不到贫困村的影子。

在昔日的贫困户杨志岭家中,他和妻子正忙着用自家大棚种的辣椒制作辣椒酱。今年辣椒价格不如往年,批发价在每斤1元左右,这么便宜卖出去有点心疼。杨志岭就想着能不能在辣椒上做点文章。辣椒酱制作简单,2斤辣椒能制作3罐辣椒酱,市场价格30元,价格翻了15倍,这也让杨志岭闲暇的冬季忙得更有奔头。

4年前,杨志岭还是村里的贫困户。2008年,儿子儿媳因意外死亡,撇下了仅13个月大的小孙子。妻子高秀珍患胃病常年服药,女儿正在读高中,家庭重担全落在杨志岭身上,而家里的全部收入就靠那6亩盐碱地。

杨志岭说,生活出现转机还得从2012年说起。那年4月,上级30万元的扶贫资金来到村里。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经多次协商,决定为27个贫困户各建1个蔬菜拱棚,每个棚补助8000元。贫困户只需自己购买棚布和种子、化肥,乡里还专门聘请了技术员对他们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可是起初,杨志岭却拒绝了这样的好事。他说:“我一没钱买种子、化肥,二是从来没种过菜,要是赔了可咋整? ”村支书杨万开了解情况后,多次找杨志岭做思想工作,并主动借给他4000元钱买种子、化肥。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杨志岭在占地1.4亩的拱棚里分两茬种植了早春西瓜、豆角和辣椒。他踏实肯干,舍得下力气,并且在种植过程中耐心学习种植技术。当年,杨志岭的大棚就获得丰收,恰好市场行情较好,1个棚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

这一年,杨志岭盖了新房,心里乐开了花。 2014年,芦庄村再建30个拱棚,虽然这次每个棚每年需要交3000元租金,但杨志岭第一个就报了名,承包了5个大棚。当年秋天,杨志岭种上了豆角、尖椒,15000元的租金当季就赚出来了。杨志岭上交的租金则被纳入集体收入,用来反哺其他贫困户。

此次,芦庄村还从这30个大棚中拿出2个,针对未脱贫的贫困户实行免租金政策。村民杨汝春的妻子在2011年因车祸高位截瘫,仅治疗费用就花了20多万元,欠下了不少外债。该村为杨汝春一家免费提供1个蔬菜棚,杨汝春还另外承包了一个大棚,当年纯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

据了解,芦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地处平原县、德城区、陵城区的交界地带,地势低洼且多为盐碱地。以前,亩产小麦最多800斤,村人均年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

2012年,省住建厅对口帮扶平原三唐乡,芦庄村被列为首批扶贫对象。资金怎么用?扶贫效果如何保证?三唐乡党委书记魏凯章说:“送吃送喝不如送产业,给钱给物不如给项目。我们决心利用好扶贫资金,为贫困户统一建蔬菜拱棚,让村民除了传统种植外,又有了可靠的‘第二收入\’。 ”此外,该村还铺设从村庄通往蔬菜拱棚600多米的公路,并且在田间地头通上了1000多米的电缆。如今,村民种地浇水改为用电,节约成本近三分之一。伴随而来的是,27个贫困户有了致富项目,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万多元,比2008年翻了5倍。

芦庄村的***和精准脱贫,成为平原县深入开展“产业扶贫”的实践基础。该县连续两年为全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进行开发式扶贫,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或到乡镇产业园区务工,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借助产业项目扶贫资金,全县贫困村发展冬暖式大棚84个、蔬菜拱棚426个、酿酒葡萄种植70亩、小麦良种繁育1万多亩、山羊养殖1000多只、扶贫互助社5个,1万多贫困人口直接受益,人均增收1000多元。

新闻推荐

平原法院为农民工讨薪65万元,平原法院为农民工讨薪65万元

本报讯(记者 李智群 通讯员 春笋 延博)1月21日,平原县法院举行农民工工资兑付仪式,魏某林、宫某石等5人代表110名农民工从法官手中领到大家被拖欠两年的工资65万元。两年前,魏某林、宫某石等110多名农...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