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洪顺:用67年党龄“书写”党员情怀
难忘1948年在树林里入党
1933年出生的谭洪顺生长在一个穷人家庭,由于家里穷得家里揭不开锅,在他10多岁的时候,去了当时的县城恩县(现在属于平原县恩城镇),靠给富人打短工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在打工的两年时间里,目睹了日军的种种恶行,感受到了富人对穷人的剥削。“伪县长叫王化三,外号‘高粱渣子\’,他杀害了很多抗日的群众和地下党员,人们很痛恨他。 ”谭洪顺说。 1945年10月26日,恩县解放,谭洪顺不久回到了老家申张大村。
由于在恩县县城呆了2年时间,他在村里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村里很多人都愿意接触这个人。 1947年冬季的一天,村里的李振东来到了谭洪顺的家,把他叫到他家的东屋里:“洪顺啊,我看你年纪轻轻,思想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代表群众利益的政党,能推翻反动统治,让穷人当家作主。你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吗?”懵懵懂懂的谭洪顺点了点头。 “我就是一名党员,你要听党的话。我们考验你的时间是一年,在一年里你表现好,就让你加入党组织。另外,记住现在是敌我斗争的艰苦时期,一定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
从这次悄悄的谈话后,谭洪顺在村里表现十分积极。 1948年12月的一天,李振东来到了谭洪顺家:“今晚在村北树行子里见面,研究你入党的事情,一定准时参加。”到了晚上,谭洪顺来到了树林子里。一会,村里的李振东、申书香、李合忠也来到了。“申书香、李合忠两位同志,经过对谭洪顺一年的考察,我个人认为,他基本达到了一名党员的标准,请两位同志,谈谈对谭洪顺的看法。 ”申书香说:“一年来,谭洪顺的表现是可以的,但是你年龄小,要在大事面前分清对错。”“谭洪顺,村里群众对你的评价是较高的,但你要注意学习文化知识。 ”李合忠接着说。“下面,我们3人对谭洪顺入党进行表决,同意的举一下手,并说一声同意,不同意的说出自己的看法,下面进行表决。 ”谭洪顺在夜晚里,看到了三个举起的手臂,并听到三人一起说同意。 15岁的谭洪顺心情澎湃,决定对党奉献一生。
“下面,请谭洪顺宣誓入党誓词。”李振东三个人领读一句,谭洪顺接着说一句。多年过后,谭洪顺还清清楚楚记得当年的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这一夜,谭洪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是成为一名党员。
不忘1957年分配制度改革
我国在1953年到1957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农村经济经历了从农民个体所有制向农业合作社所有制过渡的经济体制变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申张大村,在当时,土地全部入了股,把自己家的土地、牲口全部交给集体,进行统一生产。经过几年的探索,申张大党支部,感觉虽然群众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群众分配的食物没有提高。 1957年的春天,申张大党支部进行了一场改革,
“我们这个办法其他村庄也在使用,也出现了我们村的现象,我认为必须改! ”时任当时党支部书记李振东说。“全年按人口和劳动力各占一半,我认为没有很好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那怎么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加大人口的比例,这样才能使群众分配的食物多起来。”谭洪顺激动地说。“我个人认为,你的想法是好的,现在全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都是实行 ‘人五劳五\’,我们实行‘人七劳三\’,这样做公社能同意吗?”支部委员申书香说。“我看我们统一一下意见,认为谭洪顺委员说的有道理的举一下手。如果通过去,我们今年就按照这个办法来。这个事情我负责给公社书记解释。”李振东说。随后大家一致举手通过。
1957年,申张大村实行了“人七劳三”分配原则。多年之后,谭洪顺说道,“人七劳三”鲜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地里生产的粮食、棉花、蔬菜,尤其是粮食除去上交给国家的,队里留下来年的种子和公共用项,剩余部分分配到各家各户,全年按人口占七成、劳动占三成进行分配,比如一百斤粮食,先按人头数分掉七十斤,那三十斤按照劳动力每天挣得的工分分配,分配制度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那一年,谭洪顺提议改革,申张大村群众得到了建国以来最多的食物。 (未完待续)
□左清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尹元渤)11月21日,平原县政协主席刘凤江带领考察团来武城县参观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县政协主席陈朋金、县委副书记赵华、副县长杜文陆陪同活动。考察团一行先后深入到水星天元精密机...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