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惠民奏响幸福乐章,文化惠民奏响幸福乐章

德州日报 2014-09-06 14:02 大字

[摘要]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满意度不断提升——

日前,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和全市2014年上半年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德州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分别为80.2分和83.103分,均名列省、市第二名。

“今年以来,德州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有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满意度不断提升。 ”市文广新局局长杨杰如是说。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动感的旋律,欢快的歌声,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如今,清晨或傍晚,在德州市的公园内、广场上,都能见到唱歌、跳舞的市民,他们享受着别样的幸福时光。

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是群众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标尺。德州市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广泛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都参与”的生动局面。目前,活跃在基层的庄户剧团、文化团队达1899支,群众文化全民参与的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全市广场舞如火如荼,草根演出、百姓春晚、农民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展内容丰富,老百姓走上舞台,由欣赏者变为了参与者;组织开展了28场非遗进校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乐在其中,真正成为老百姓的“精神食粮”。

同时,德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在普惠共享的基础上,逐步向高品质文化活动迈进。德州大剧院先后开启了文化惠民季、戏剧季和暑期儿童季,截至目前,共上演了29台38场高水平演出,进一步丰富了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设施遍布城乡

9月3日傍晚,德城区程何庄社区文化广场上锣鼓声声、人头攒动,一场群众自发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不时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这些乐器,道具、演出服装都是政府出钱购置的,我们只需来人就行。 ”社区居民苏贵贞指着身上的行头笑呵呵地说。

德州市坚持城市农村统筹、硬件软件同抓、建设管理并重的原则,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2910个,覆盖率达到99%。今年又为70家大院配置了价值350万元的电脑、音响等设备。同时,大力推进村居文体小广场建设,已建成村居小广场3056个,并启动了1000个广场舞蹈队的扶持项目。全市拥有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5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1个,社会文化先进乡镇6个、社会文化先进社区8个;市级 “十佳文化站”12个、“规范文化大院”120个,成为全市基层文化服务阵地标杆。

另外,德州大剧院、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及新城分馆、市艺术馆、市美术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德州市公共文化设施新地标。

多彩文化润泽百姓生活

“以前辅导孩子学习很吃力,现在村里有了农家书屋,闲暇时就去看看书,对我帮助太大了。 ”平原县王庙镇郭庄社区居民郭学亭说。

“文化惠民,群众满意才是硬道理。”杨杰介绍,全市农家书屋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及时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图书,着力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德州市各级文广新部门积极推动以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农村文化大院优化提升、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全市各级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场馆基本实现了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大了对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力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有线电视由“村村通”逐步实现“户户通”;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覆盖率均达到100%。

同时,坚持以文化惠民为平台,以送戏下乡为载体,大力推进“百场演出下基层”“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演出600多场,放映电影2万余场。

□本报 记者 杨德林 张睿 本报通讯员 李晶晶 杨玉娟

新闻推荐

举办“三个课堂”打造学习型机关,举办“三个课堂”打造学习型机关

龙门街道——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