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黄河口晚刊 2013-10-16 16:50 大字

胜利小记者 张晶雨

我们从一出生,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没有经历过节衣缩食的年代,所以对于粮食,不够珍惜。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垃圾桶里看到白花花的馒头,还有没有拆袋的面包时泪流满面,他想起了他小时候,每天都吃不饱,瘦得皮包骨头;想起了难以下咽的草根;想起了过年时,全家人围着一锅稀饭,不忍动筷的场景……我们这一代人是很难体会的。

每天中午,我都在托管班吃饭。刚开始有同学非常挑食,把不喜欢吃的菜都倒掉,还有的同学吃不了,把米饭和菜一起倒掉,也有同学着急去玩,盛饭和汤的时候,走路很急就把饭和汤洒在了地上……这些都是浪费粮食的行为。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浪费,也许你觉得浪费这一点粮食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大家都浪费一点,加起来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托管班老师多次跟我们讲,不能浪费,并告诉我们:“以后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尽量不要倒掉饭菜。”现在,同学们吃多少就盛多少,即使不喜欢吃,想想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粮食,阿姨辛辛苦苦做出来不容易,也尽量把饭菜吃完。

说到农民的不容易,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回了一趟她的老家德州市平原县的望海寺村,使我亲眼目睹了农民的生活。我住在四姥爷家,每天早晨七八点我起床时,四姥姥和四姥爷已经从地里干完活回来了,他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我奇怪地问四姥爷:“你去哪了,怎么衣服都湿了?”原来四姥爷和四姥姥早晨四点多就起床去地里干活了,因为露水多,所以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晚上他们八点多才回家吃晚饭,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一粒粮,一滴汗,一斤粮,千粒汗。请大家珍惜我们宝贵的粮食吧! 

新闻推荐

“隧道扫描”查前列腺百余种致病菌一个都跑不了

德州市平原县的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聊起自己的病情,刘先生现在都还是心有余悸。刘先生告诉本刊记者,他今年38岁,但已经有八年的前...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