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沙连山:火柴棍“筑”起龙门楼,农民沙连山:火柴棍“筑”起龙门楼
本报讯 (实习记者 高姗)龙门楼是平原县 “地标性”建筑之一,专为传承三国文化而建,颇有雄伟高峙之姿。腰站镇沙庄农民沙连山历时6月,用1.3万根火柴棍筑起了一件精妙绝伦的龙门楼模型,令人叹为观止。
沙连山是一位乡村中医,工作之余爱好鼓捣点 “创意文化”,曾因用两味中药做奥运沙盘、用高粱秸秆做精美工艺品,在平原县民俗文化艺术节上成为乡土文化能人中的“焦点”。用火柴筑一座龙门楼,是他献给建党91周年的礼物。 “我已有30年的党龄,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的变化。我想用自己的手工艺术品记录身边的点滴变化,同时也希望齐鲁文化能够得以传承。”沙连山说。
龙门楼模型底座长60公分,宽18公分,高40公分。城墙部分全部用火柴棍搭建,然后借助万能胶粘在密度板上。城墙的纹络左右对称,层与层之间叠落有致。据沙连山讲,整个模型耗材13000余根火柴,包括下脚料在内共消耗火柴1000余盒。每次买回火柴后,他都要成批拆开后集中在盆内进行浸泡,去掉火柴头后进行挑选,选择光泽、软硬适度的火柴进行黏贴。
“最困难的就是起初模型长宽高的设计计算了。我跑了好多趟龙门楼,进行多次测量,尤其是内凹外凸处的测量最麻烦。回家后,进行比例换算,再自己设计好模型的各剖面图,可真是用到了数学知识啊。”提及创作之初的困难,沙连山说。
沙连山最擅长就地取材,生活中的小物件在他眼里都是宝。该模型的栏杆就取材于不起眼的牙签。牙签去掉尖锐的两头后,摇身一变成了白色的栏杆。而惹人注目的城门,则由大红色的喜帖剪裁拼接而成。
为了丰富内容,沙连山还用蝉蜕、辛夷两味中药做了80余位 “中外游客”。各个人物神态各异,小巧别致。有头戴黑礼帽观光旅游的老外,有依偎缠绵的情侣,有甜蜜拍照的新郎新娘,还有透过窗户偷偷望向门内的孩童等。 “蝉蜕的嘴部可以表现人的头型,爪代替人的手脚,而椭圆形的辛夷则很像人的躯干。”沙连山说。
据悉,沙连山的灵感来自于一位外国老兵做出的泰坦尼克号工艺品。为了这个龙门楼模型,他自2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白天正常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后忙到凌晨左右,耗时近半年,终于于近日完工。
新闻推荐
腰站讯 近年来,腰站镇结合本地实际,群策群力,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养殖业快速发展。坚持以温州食品加工基地和聚禄源农牧公司为龙头,带动全镇养殖业规模发展。该镇落实 “一免、一奖、一贷、一贴”的政策...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