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月日记者在龙山脚下看到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近年来我市抢

滕州日报 2014-07-16 00:01 大字

7月15日,记者在龙山脚下看到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近年来,我市抢抓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切实改善了生态环境。记者 曹昌宇 摄记者 田璐

全市新发展花卉苗木面积8805亩,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企业达到327家,年加工木材50.5万立方米,年产值达到9亿元……

这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林业产业带来的新成效。在“创森”过程中,滕州不仅成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农持续增收。近年来,我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探索完善了森林旅游、湿地旅游、花卉苗木、林产品加工、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主体的“六大”林业产业体系。特别是今年我市共申请林业小额贴息贷款项目69户,申请贷款金额1045万元,主要用于培植花卉苗木、经济林基地、杨树丰产林、林下养殖建设等项目;申请林业贴息贷款项目11项,贷款金额7385万元。

发展经济林业

鼓起农民腰包

7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柴胡店镇的大自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果树染绿了山坡,山鸡和鹅正在吃食、嬉戏,工人们正在给果树浇水,“林下禽”的发展模式,为农民致富增收带来了希望。“我们承包柴胡店镇郭沟村林地,种植的核桃树已经挂果,核桃成熟后,预计光这一项就能收入20万元。”指着远处已经挂果的核桃树,该公司总经理马伟高兴地说。

“以前这里都是荒山,现在俨然就是一个绿色银行。我不仅每亩一年能得600元的租金,在山上打工一天还能赚50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正在管护核桃树的郭沟村村民王宜坤说。

提起林业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林下经济的发展让栽植的果树不仅为荒山平添了绿意,还能增益创收。除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外,我市扶持壮大森林旅游业、湿地旅游业、种苗花卉业、林产品加工业、经济林产业等林业产业发展,扩大林农就业机会,实现了零距离就业、不出门赚钱。“创森”以来,我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带动就业5.6万人。

林权抵押贷款

开辟致富之路

过去农民受制于资金不足,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创新实施林权抵押贷款,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开辟了林海掘金之路。

2013年,龙阳镇农民周小峰想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用承包的650亩杨树林林权证作为抵押,申请贷款335万元,而且去年林业部门通过中央财政为其申请到林业贴息资金10万余元,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去年,周小峰年收入达到120万元。“有了林权证,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了。”周小峰高兴地说。

如今,在我市像周小峰这样的受益者不在少数。2011年以来,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我市多次召开金融支持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会议,出台了《关于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意见》,摸索出林权抵押贷款操作管理模式,既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又为林农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提高了林农参加林改的积极性。目前,已在农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滕州市支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目前,我市共有100余户农民用林权证抵押申请到贷款,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6000余万元。

加强政策扶持

形成共创局面

“我市通过加大林业产业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林业资源培育和产业同步发展,实现了‘政府得绿,社会得益,农民得利\’的目标。”市林业局局长奚修志说。

2012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鼓励林业产业发展,为蓬勃发展的林业产业注入新活力。除出台文件外,我市还加大对林业产业化的投入,市财政每年列支林业发展扶持资金2000万元,对产业基地、标准化示范区、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名牌产品创建实施以奖代补,对参与林业建设的社会团体、个人给予优惠扶持,对新创办的林业企业,免收、减收基础设施配套费,形成了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体系,激发了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柴胡店镇关爱计生家庭学子

...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