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一个难得的周末,报社员工一起走进春天里,赴大自然一场浪漫之约——亲近自然 放飞心情
记者 鞠忠武
4月16日是周末,天气晴好,春风和煦。这一天,报社员工们乘坐我市交通汽车运输公司的豪华旅游大巴,从蜿蜒的龙山脚下到梨花正开的柴胡店刘村梨园,再到正在拍戏的葫芦套影视基地,来了一次难得的“滕州一日游”,亲亲家乡的山和水,感受田间久违的春风,放松一下紧张疲累的身心。
“让子弹飞”
第一站是去龙山打靶场打靶。说到打靶,大家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长枪在手,让子弹飞。说到底,几乎人人都有当兵情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是每个男儿的军旅梦啊!
4月16日早上7:50,我们乘坐大巴,驶向龙山脚下的打靶场。
“到龙山了,看那大大的龙字!”随着同事一声惊呼,我们向车窗外看去,只见蜿蜒起伏的龙山主峰上,一个朱笔的繁体字“龙”映入眼帘,“龙”映碧天,好不气派。
沿着山脚下修好的道路,大巴驶进了打靶场,市武装部的干部早已在此等候。
“这是81式步枪,钢芯子弹,弹头飞行到400米仍可以穿透A3钢板8毫米,在2000米内弹头仍具有杀伤力。柱形准星、表尺、缺口式照门,构成它的瞄准系统……”我在2号射击位打靶的时候,脑海里仍萦绕着教官的话。
“缺口、柱形准星,模模糊糊的靶心……”我正想扣动扳机的时候,“膨膨膨”,枪响了,远处扬起一股烟尘。我还没打呀,枪怎么响了?我疑惑问教官,教官笑了,说:“是一号射击位枪手打的,还是连发。你稳住,好,打!”教官一声令下,我扣动扳机,随着一声枪响,枪托向后猛地顶到我的肩窝里。随后,我接连扣动扳机,打出4发子弹。
“一个10环,两个9环,两个8环。”听到自己的射击成绩时真的很开心,没想到,我这个“四眼”居然能打一个10环。
欣赴梨花之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刘村梨园制高点,看着成片成片梨林,蓝天下白得有点晃眼的梨花,几乎每个人都会想起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用“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一夜大雪带来的壮观景象,真是实在太美了。
可是,如何形容春天里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呢?号称文思敏捷的记者、编辑们,却怎么也想不起古人形容梨花的名句。“梨花一枝春带雨”,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这句虽美,也是用梨花形容美人的,不说美人,但说春雨梨花,多美的景致啊!
徜徉在刘村梨园,欣赏着洁白的梨花,你会由衷赞叹大自然的杰作。
刘村梨园美,还美在一湾碧水。梨园东边是古老的薛河,由于地处梨园深处,对岸又远离村庄,便现出一种世外桃源的静美。梨园里游客熙熙攘攘,河边却少有人至,微风拂来,阵阵涟漪。最美的是薛河水的颜色,一看是蓝色,再看是绿色,那种色彩让我想起记忆深处九寨沟的碧水。无怪乎大诗人白居易用“春来江水绿如蓝”形容春天水的颜色,真是神来之笔。
最让人心动的还是河边的几枝桃花。艳丽的桃花,临水而照,不正如春天里爱美的少女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葫芦套里看拍戏
下午赶到柴胡店镇葫芦套影视基地,正赶上抗战主题新剧《干得漂亮》正在这里拍摄。
葫芦套村原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前几年搬迁到山下建了新村,老村便成了影视基地。依山建起的石板房,古老的碉堡,平平仄仄、弯弯曲曲的村中道路……影视制片们发现这里具有典型的民国时期鲁南山区民居风格,是十分难得的影视基地。
村头,穿着日军服装的群众演员正坐在地上休息,路边放着一大堆枪械。我们继续往里走,只见10多名穿着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青年跑出来……原来,影视拍摄正在进行。
一名剧务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正在拍《干得漂亮》,讲的是抗战期间日军把中国劳工当活靶子打、武艺高强的姚和尚带领几个兄弟打鬼子的故事。该剧云集了丁海峰、范明、李明等知名演员,加上剧中融合了众多喜剧元素,令该剧备受关注。
“看,范明!”同事一指,记者果然看到了范明熟悉的脸,他穿着八路军服装,正走出小巷口……
回来的路上,编辑、记者们一路高歌,意犹未尽。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报社在周末安排我们北上打靶,南下赏梨花,看拍戏,让我们紧张的身心为之舒缓。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充电\’,给心灵‘充电\’啊!相信我们会精神焕发,写出更好的新闻稿件,编出更精彩的版面!”渠怀素编辑一语道出大家的心声。
本版摄影 鞠忠武
新闻推荐
...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