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岗女工到国家级传人 她的一双巧手让古籍重获新生

齐鲁晚报 2022-04-08 11:27 大字

郭玉玲在修复古籍。文/片齐鲁晚报记者

孙文丽李庆都

“修复古籍我一般不用市面上现成的糨糊,里面含有的化学物质会损害古籍。”初见郭玉玲时,她正熟练地拿着淀粉调制糨糊,糨糊不能太稠,太稠容易结块,但也不要太稀,郭玉玲笑着说,调糨糊也是门技术活。

今年54岁的郭玉玲,从事古籍修复已有25年了。“这是民国时期的石印本,纸张被老鼠啃得都烂掉了,我的工作就是修复出纸张的原尺寸。”修复古籍的郭玉玲有种独特的书卷气,言语也变得温和、舒缓。1997年下岗的郭玉玲为了生计从事装裱和古籍修复工作,随着时间的积累,她深深爱上了这个行业。一张一米多长的桌子就是她施展拳脚的舞台,在这里她保护修复了明代、清代五百多种、上千套珍贵古籍。

酸化、虫蛀、粘连等都是古籍常见的破损问题,针对不同的破损程度,郭玉玲要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修复工艺。

制作完糨糊之后就需要确定修补的用纸。补纸的颜色要与原书页纸张颜色大致相同,厚度要稍微薄一点。遇到材质特殊、纸张颜色较深的古籍,还需提前为补纸染色。“对于酸化厉害的,需要喷上碱水。”郭玉玲说着便拿着喷壶小心翼翼地对纸张进行脱酸处理。

“其实古籍修复的入门并不难,但是在修复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复水平,2009年郭玉玲赴北京拜张炎增先生为师,学习古籍修复手法,从此走上了专业修复古籍的道路。2010年创建德州玉玲古籍工作室,从自己买古籍修复收藏,到藏书友找上门来让其修复,郭玉玲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众多藏书家、书画家和业内专家学者的好评和认可。然而修复中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她对进一步提高技艺变得越来越渴望。2016年她到北京国家图书馆跟随“国宝”修复人朱振彬老师深造学习,成为古籍修复领域的国家级谱系中的第三代传人。

胆大心细、耐得住性子、静下心来……这些成了郭玉玲挂在嘴边的词汇,有的时候一张书页就得修复大半天,郭玉玲说她经常忙着忙着就忘了时间。修复古籍需经拆书、洗书、配纸、补书、折页、喷水、剪页、压平等十几道工序,这十几道工序不允许出现半点差错,“修复一本古籍,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这样的工作节奏由不得你不放慢心态”。

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古籍修复在众多人眼里是一种沉闷且重复的工作,但是对于郭玉玲来说,她每一次修复古籍都会学到很多知识,不同的善本、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纸张。“没接触古籍修复前,我只知道张衡造纸,现在熟知桑皮纸、竹纸、罗纹纸等等一系列纸张特点,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给自己充电,我很享受这个过程。”郭玉玲拿着她修复好的一整套《本草纲目》向记者展示,每修复完成一本古籍,郭玉玲都很有成就感。

古籍修复要本着“修旧如旧”“抢救为先,治病为辅”“可逆性”“最少干预”四大原则,所以在古籍修复的过程中,基本上每一步都需要手工操作。郭玉玲凭借对古籍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得自师傅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修复技能越来越高,2015年以来,郭玉玲先后培养了两代共计四位古籍修复传人。如今,郭玉玲希望通过古籍修复这项传统技艺,使破损的古籍重获新生,让后代能多方面地了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闻推荐

德广医院助70岁慢阻肺患者顺畅呼吸

“喘得轻了,神志也清醒了,恢复得很不错!”3月7日,在德广医院病房,李女士对父亲病情的恢复情况很满意。患者李先生今...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