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五千年
张传玺
此外,嵩山少林寺、庐山圆通寺也有武僧。不过有关少林寺武僧的记载,最早的只有一件,就是隋唐之际僧人昙宗等协助李世民擒获王仁则事。从那时到明代中期,没有关于印度僧人达摩在少林寺或其他寺院传武的记载。印度来华僧人达摩传武之说是不可信的。
导引术在这一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在贵族、官僚和民间,很多人在演习导引。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就习导引。不过他的偏向是兼“学辟谷”,就是不吃粮食,差一点饿死。文帝时,窦公也习导引,活了一百八十岁,当然这是夸张之说。但导引对于人的健康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西汉时导引术的资料莫过于一九七四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图用彩绘,有四排四十二个人物在行导引活动,有昂首振臂、伏地伸腰、屈膝抱腿、引体向上、跨步出脚等各种动作。每图配有题记。根据可辨识的题记分析,其内容有三类:一为动物形意,如“鹞背”、“堂狼”“龙登”“信(伸)”“沐猴讙”“鸇”“?(猿)(呼)”“熊经”“鹤口”等。二为病名,如“烦”“聋”“膝痛”“胠积”“温病”等。三为“仰呼”等动作。这样的图像既是导引术要领和动作要求标准化、套路化的反映,又可起进一步推动导引术发展的作用。东汉末年,华佗编“五禽戏”,是马王堆出导引图的直接发展。五禽是虎、鹿、熊、猨(猿)、鸟。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力,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他又说:五禽戏“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他的学生吴普坚持习练五禽戏,“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导引术的发展,亦表现在印度导引术的引入方面。印度的《龙树菩萨养性方》、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养性篇》中的《婆罗门十八势》,都有导引、按摩术,很为人们所重视。唐朝的太医院就置有按摩博士和按摩师、按摩丁等,还招收按摩生以培养后继人材。
宋朝时期有关武术的记载
宋明时期,是我国古代武术发展的高潮时期,也是全面成熟的时期。所以这样,是和长期而激烈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分不开的。这一时期在官府和民间经常设置有促进武术发展和提高的制度或组织。如北宋神宗时,科举制之武科开始设有殿试,从此有武状元、武进士之名。此后,迄于明代,武科或殿试之制虽时兴时废,但其对武术的积极影响一直很大。此外还有官办的各级武校或武馆,许多将领也很注意对士卒的训练,这都有助于武术的发展和提高。民间与武术有关的组织有三种,一是武塾,拳师们自立门户,私家传拳,或家传,或收弟子。二是在民族斗争激烈之时,广大农民为保卫家乡而自发成立的“乡社”。《资治通鑑》卷二八四《后晋纪》齐王开运元年(公元九四四年):“夏四月,丁未,缘河巡检使梁进以乡社兵复取德州。”胡三省注:“乡社兵,民兵也。时契丹寇掠,缘河之民自备兵械,各随其乡,团结为社,以自保卫。”苏东坡《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自澶渊讲和以来,(河北)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遇有紧急,击鼓集众,顷刻可数千人。”这些结社有弓箭社、棍子社、没命社等名称,都自置教头或拳师,习兵杖。每年秋收之后,各地多举行盛大的庙会,同时举行武术表演,许多乡民操戈、披甲、鸣钲、击鼓,前来参加。有些村镇设“野场”,即所谓打擂台,以比试武艺。三是以演习拳棍为主的卖艺组织,有的称瓦舍,有的称社。如在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有蹴鞠社,打毬社、川弩射弓社、射弓踏弩社、射水弩社、角抵(相扑)社、英略(使棒)社等。表演的武术有相扑(角抵)、掉刀、舞杖、踢腿、弄棍、使拳、舞剑等。有单练,也有对打。虽有花拳,但多数有相当的功力,也有不少技艺高超的名家。元、明时期,多禁止民间结社,许多会社转向秘密,即所谓“秘密结社”,多与宗教结合,成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的民间组织。卖艺性质的瓦舍(社)还是在公开地发展。
拳术仍有手搏之称,但叫做使拳,踢拳的已很多。如(宋)灌国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别有使拳,自为一家。”吴自牧《梦梁录·百戏伎艺》:“能打筋斗、踢拳……”(明)抗倭名将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对拳术及其流派多有精辟的论述。他说:“大抵拳、棍、刀、鎗、叉、鈀、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他对拳术的要领和要求是这样说的:“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他评论各派拳术说:“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é讹)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只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肘。”明游击将军何良辰《阵纪·技用》论拳,与戚继光略同。他说:“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鎗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棍者,为诸艺之本源也。”他在戚继光所讲各拳家之外,又增补了曹聋子之腿、唐养吾之拿,还有童炎甫、刘邦协、李良钦、林琰等名家。他认为以上各家,“各有神授、世称无敌。”可是这些拳派到了明代中期,“皆失其传而不能竟所与矣。”戚继光认为,当时只有宋太祖三十二势为“拳之善者”,这种拳“势势相承,遇敌致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他以宋太祖三十二势为基础,又吸取十六家拳法之长,编制了一套新的“长拳谱”,亦为三十二势,势势附有图像和歌诀,这就是著名的《拳经》。这部专著对拳术在当时和以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是武进士出身,也是一位拳术名家。他把拳术作为练兵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扑在军中在民间都有很大的发展。长于相扑的人被称为相扑手,很受欢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军头司》:“军头司每旬休,按阅内等子、相扑手、剑棒手格斗。”《都城纪胜·瓦舍众伎》:“相扑争交,谓之角抵之戏。”有些相扑手组织为社,有相扑社、川弩社等名称,经常“作场相扑”。《梦梁录·角觝》记杭州(临安)举行相扑的盛况:“角觝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摽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覩。然后以膂力者争交。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如头赏者,旗帐、银杯、?缎、锦襖、官会、马匹而已。顷于景定年间(公元一二六〇——一二六四年),贾秋壑秉政时,曾有温州子韩福者,胜得头赏,曾补军佐之职。”能在这样的露台上争胜的,必须是当时国内的高手。明清时期的相扑有仍称角抵的,亦有称争交,贯交、摔交的。
新闻推荐
本报德州4月21日讯(记者张磊通讯员艾敏张晶甡)日前,年前刚从政务中心办理完餐饮公司经营许可的张先生,年后再...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