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德州数字经济阶跃式发展

德州日报 2019-04-11 09:08 大字

总投资20亿元的鲁西北城市数据湖产业园项目一期示范工程建成运营,将拉动50家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落户——

推动德州数字经济阶跃式发展

□本报记者杨德林本报通讯员董煜

4月8日,位于德州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的德州易泰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又迎来一批投资考察的客商。由该公司运营的鲁西北城市数据湖产业园项目一期示范工程建成运营,吸引了各地客商的目光。“鲁西北城市数据湖产业园项目由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公司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能集团合作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1000PB(约等于10亿GB)蓝光数据存储中心、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大数据产业创新孵化基地、产业研究院、政产学研金介用基地等。一期投资2.5亿元建设数据湖示范工程,建设包括数据湖存储中心、CQC国标A级等级认证的云计算与IDC中心、众创中心、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二期投资17.5亿元,加快形成德州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德州易泰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继伟介绍。

据了解,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是央企华录集团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具有领先的数据湖理念,可实现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与数据有机融合,已为国内300多个城市及海外多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服务。“鲁西北城市数据湖产业园项目主要是通过打造‘湖存储+云计算+数据挖掘’的综合数据运营服务能力,促进地区的数字经济建设。该项目将成为易华录数据湖业务在整个山东省内的重要辐射节点,也是承接京津冀产业外迁的重要支撑。对地方来讲,该项目可有效促进区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德州市数字经济的阶跃式发展。 ”何继伟说。

引进易华录对德州发展有何影响?德州市信息技术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张开军介绍,数据湖是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而且其可复制、可共享、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禀赋,打破了传统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制约,数据自动流动水平成为衡量一个行业、一个区域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关键指标,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 增长0.5%至0.62%。从2014年起,德州市委、市政府就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发展,面向全国有针对性地引进领军企业。易华录是国内大数据产业的领军者,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产业孵化能力。通过城市数据湖项目的建设,可助推德州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快速发展提升,使德州成为服务鲁西北、辐射京津冀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谁率先掌握了大数据资源谁就能够占据发展的先机和主动。而鲁西北城市数据湖产业园项目就实现了各类大数据在德州汇集,从而带动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数据湖”,顾名思义,就是像湖水一样把各类数据进行汇聚、存储、加工和应用。易华录首先带来的是存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发展大数据产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汇聚存储难题,比如,城市交通摄像资料以前无法长期存储以及存储成本过高,而采用易华录的蓝光存储技术,存储期限可达到50年,并且占地面积小、低能耗、无污染,可实现大数据的集约长期高效存储和利用。 ”何继伟介绍。

据了解,易华录把数据分为热数据、温数据和冷数据,分别采用电存储、磁存储和光存储,其中的冷数据采用华录集团独有的蓝光光盘库产品。同样存储1000PB,鲁西北城市数据湖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能耗仅为对方的21%,机房占地为33%、运维费用为30%。

更为重要的是,数据湖项目的入驻为德州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搭建了坚实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吸引更多的信息技术企业入驻。一是直接服务德州城市建设,通过率先引入政府数据、纳入德州本地主导产业集群、吸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数据的引水路线,逐步扩大数据引入范围。二是加快产业孵化,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鲁西北城市数据湖产业园将以孵化、引入等手段完成50家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落户德州,形成20亿元规模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新闻推荐

补齐短板 激发消费潜力

□张明昭要用新办法管理新业态,加大生活性服务领域有效有序开放,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以包容审慎原则对待新业态、新...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