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寓教于乐让学生爱上地理课

德州日报 2019-04-03 09:07 大字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史云

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利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由于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点综合性强,有些比较枯燥、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高志刚说。为此,地理备课组把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让抽象的知识生动起来

“湖北十堰是汽车城,黑龙江大庆是石油城,那我们德州可以打造什么城?”“扒鸡城!”4月1日的一堂地理课上,教师王桂勇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引发大家的笑声和热议。

“这节课讲的是工业地域,学生觉得离自己生活很远,我们用这种形式,拉近他们与知识点的距离。 ”王桂勇表示。

在王桂勇看来,地理和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地理教学要焕发生机必须注重多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而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首先要满怀激情,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调动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引发思考。其次要充分备课,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视频、思维导图和教具。“还要善于利用小实验的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感。 ”王桂勇说。

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教师拿着3D水系图,天气符号卡片,甚至一块花岗岩之类的有趣教具来授课。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教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

步入高三,决胜高考是最高目标,以做题的方式巩固知识点是无法回避的备考策略。天天做题、讲题,学生陷入题海之中,上课难免气氛沉闷。为此,教师们对题目进行精心挑选,找出最有代表性的典型题让学生做,避免做无用功,达到“教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的效果。

为了做到精益求精,地理备课组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精力。在每周两节的集体备课时,他们热烈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学案进行精细修改,对习题数量多少、质量如何、是否应该删减或者替换等细节反复推敲,最终形成学案与习题定稿。甚至几位教师会为了一道习题是否应该精讲而争论得面红耳赤。

正是得益于这种精细、高效的复习方式,学生地理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第一次模拟练兵考试中,地理组取得优异成绩,打响了高三第一枪。

唱响共同成长主旋律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拥有一桶水。教育能力的提升只靠集体备课是远远不够的。上课之余,教师们常常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订阅《中国国家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期刊,学习最前沿的学术理论。同时,他们还通过地球知识局、中国教育考试网等网站获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

高三地理备课组有5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3名,平均教龄15年以上,他们互学互助,唱响了共同成长主旋律。

作为高三年级主任,马勇不但将千头万绪的年级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条,在教研活动中也发挥了引领作用;王桂勇身为地理组教研组长,总能站到更高的角度为其他教师解答专业问题;高志刚责任心强,组里的工作抢着干,带领全组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刘朝霞和田玲娟相对年轻,她们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从没因为繁忙的家务而耽误正常教学。

凭借不懈努力,高三地理组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不断提高。马勇被评为“德州市劳动模范”,王桂勇被授予“德州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高志刚、刘朝霞、田玲娟在全市优质课评选中均获得一等奖。这个团队正以昂扬的姿态,践行敬业、协作、奉献、创新的精神,在地理教学的广阔天地里辛勤耕耘,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默默奉献。

新闻推荐

德州市发布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绿色低碳祭扫争做文明市民

本报讯(记者李莉通讯员路伟)清明节将至,为营造“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良好氛围,4月2日,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发出《清明节文...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