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一穷二白”到人均资产近百万 “创幸福基业,奉百姓至尊”,簸箕刘村董吉增以民为本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大众日报 2017-12-08 04:11 大字

□本报记者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韩立敏王建建

“每人40斤面粉、10斤花生油、10斤大米、1斤香油、1只扒鸡、1斤月饼、150元的肉蛋票……”最近一段视频在德州市很多城乡居民的朋友圈火了,画面中的主角是一位60岁左右的村支书,用朴实的话语,介绍中秋节本村福利发放的情况。

他还自豪地讲道,本村集体净资产现在超过12亿元,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快全村1600口人在集体经济中的人均占有资产将达百万元。

这个让人向往的小康村,就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簸箕刘村;这位黑黑的汉子,就是在这里干了32年村干部、23年村支书的董吉增。11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簸箕刘村,村里几名晒太阳的老人听记者打听董吉增,纷纷竖起大拇指,“那可是咱们村的好支书,簸箕刘多亏老董头。”

1980年,董吉增复员后回本村务农。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簸箕刘仍是一穷二白。20多岁的董吉增不安分于“一亩三分地”,投身于时代洪流中摸爬滚打寻找机遇,种过藕、养过猪、卖过酒糟、做过地毯……生意做得很红火。1985年起,他开始担任村委会主任。

当时,簸箕刘村集体兴办的砖瓦厂累积了50多万元巨额债务。1994年,不堪重负的老支书坚决不干了,村民们觉得37岁的董吉增能力强、有文化、办事牢靠,于是他临危受命,挑起了村支书重任。他对砖瓦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治,当年便扭亏为盈。接着又乘势成立了村建筑队,开始挂靠在乡镇企业承接建厂修路等工程,村集体开始有了一定积累。

1998年,德州市成立经济开发区,开启城市东进的步伐。董吉增敏锐意识到,处于开发区中心位置的簸箕刘将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建新区就要建房子,董吉增决心筹建村里的房地产公司。但想法给村里一说,却没有得到大家响应:房地产投入大,好容易挣了点钱万一赔了怎么办?

由于修路等工程占地,簸箕刘开始不断获得一些征地补偿,有一些村民提议,将钱一分了之,董吉增对此没有动摇,“一户三两万补偿款,一分了之固然简单,几年就花光了,村民需要的是长久的收入和保障。”在统一了村班子思想后,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坚决走壮大集体经济之路。随着德州行政中心东迁等规划逐渐明确并开始实施,董吉增等待的时机终于成熟了,村集体企业簸箕刘工贸开发有限公司、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2009年初,规划在簸箕刘村边上的市体育馆工程启动,全村面临整体拆迁。依托集体企业的基础和全村的支持,董吉增决定自拆自建。2009年5月,簸箕刘整村拆建的故事在德州轰动一时,496户1859口人,28天时间全部搬迁拆除。半年多之后,簸箕刘社区回迁,本村人基本没花什么钱就住上了高标准住房,加上多余房源、临街商铺售卖、出租,簸箕刘集体企业赚了一个多亿,并迅速成长为多种经营的山东簸箕刘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簸箕刘名下所有集体资产经审计核实,股份制量化方案开始正式实施。历时五年,股权分配方案基本落实,如今,除了日常各种福利,簸箕刘村60岁以下村民每人每月可以领取600元的生活补助。60岁以上的村民除了每月600元补助外,还可以在集体股、动态股领取400元。“这比养个儿子都安心。”不少老人戏说。

如今的簸箕刘社区早已提前实现了小康,但仍有一些天灾人祸会让人陷入困顿。2007年,正在青岛读大学的村民刘海强突然被查出白血病。当时而言,几十万元的医疗费用会让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马上倾家荡产。董吉增得知后,马上组织村两委开会研究,《簸箕刘社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随即产生,通过新农合、集体救助、村民捐助,在医院花费48万多元后,刘海强痊愈了,并被安排在村集体企业上班。“做百姓的坚强后盾,决不能让他们因病因灾致贫。”这是董吉增给自己定下的红线。

在村委会二楼办公室里的茶杯上,印有“创幸福基业,奉百姓至尊”几个醒目的红字,这也是董吉增奉为圭臬的治村信条,“咱们党把人民群众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老百姓心目中,可能村支书、村干部就是党的化身,我们两句暖话,一个笑脸就能换来老百姓的认同。”董吉增说。目前,簸箕刘社区居委会有76名共产党员,是十几年前的四倍,每一名党员都在努力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新闻推荐

创新模式筑牢防艾屏障

构建三级网络,提升防治能力,德城区——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