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德州学院改革发展纪实

德州日报 2017-08-21 08:55 大字

[摘要]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本报记者 朱代军 本报通讯员 崔茜

大一借助互联网推广掌握的技术,获得可观收益;大三创办电子商务公司,并获得成功,德州学院2013级学生朱建文,通过自主创业,走出了一条阳关大道,成为学校应用型学生的杰出代表。

当下,本科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成为诸多人讨论的话题。德州学院经过多次反复论证,深入市场调研后得出了答案:结合德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以创新为方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重理论,轻实践”,曾几何时,不少人对大学本科教育存有这样的印象。而对德州学院的毕业生来说,这种偏见并不存在。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德州学院输出的毕业生,动手强,上手快。这得益于学校特有的培养方式:解决学生走向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知识更新快,实践要求高。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德州学院的方法是分类指导:大一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报告,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大二加强校内实习实践,参与科技文化竞赛,真题真做,暑假期间,由辅导员带领学生去实训公司实习,由实训公司组织学生做项目,强化动手能力;大三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方向,对于选择实训的学生,安排企业进行宣讲;在第七学期去企业进行实训。如此循序渐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上手时间大大缩短。

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德州学院大刀阔斧地开展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教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增强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改革的方法是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社会实践、知识应用、能力训练等课时。同时,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专题讲座。

从基础课改到强化实践,根源还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年级学生,德州学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教育体系:创新课内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基本创新意识;创新课外教育体系,推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课外科研基金项目、科技活动节、学科竞赛等,逐层递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系列改革,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全方位。

以应用为目标,形成改革长效机制

说起王文康,在德州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是小有名气。在山东省社科联组织的“调研山东2015”大型活动中,王文康担任山东省纺织行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学生组组长,并顺利结项。王文康,只是德州学院整合资源、合作办学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优秀学生之一。

解读德州学院的育人经,协同是一个重要的词汇。

围绕德州市“10+3”“10+6”产业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州学院有针对性地实施校内学科、实验平台和人才的整合:利用学校已有资源,打造能源与机械类专业群等6大特色专业群,培养适用性人才;将综合性大型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及学校有关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整合,对生物物理、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配位化学与功能材料等三个省级实验室实施共建共享,形成学校学科链与地方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同时,大力实行人才整合,打造由学校“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特聘教授”组成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撑。

协同发展,双向合作,德州学院与省内外5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德州学院与山东鑫大公律师事务所和山东天衢律师事务所开展战略协作,学校在律师事务所设立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教师法律实务研修创造条件;律师事务所在德州学院设立律师教育基地,借助德州学院的智力资源、图书资料,开展律师教育培训;

德州学院与鲁银集团发挥互补优势,合作科技攻关成果“节能秸秆燃气炉”已经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达2000万元;

德州学院与格瑞德集团联合研发的“组合式空调机组控制柜”,可以节约空调电力运行成本30%。

培养应用型人才,德州学院完善了制度支撑,探索形成校企合作“三双制、四结合、五模块”创新教育模式。“三双制”是指“双基地(校内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双导师(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双评价(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结合”是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结合、整体性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的合作育人模式;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骨干人员培训班举办

8月15日,德州市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骨干人员培训班,全市142所承办中央、省级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中小学校校长,以及各县市区文明办、财政局、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共计330人参加。本次培训班由市文...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