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义务捡拾小区垃圾,坚持义务捡拾小区垃圾

德州日报 2017-05-18 09:45 大字

[摘要]运河街道屠屯村6名村“两委”成员——

5月17日早上7点半,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运河街道屠屯村党支部书记屠洪岗早早来到办公室,拿起塑料垃圾袋、垃圾钳,与村“两委”其他5名成员一起捡拾小区内的垃圾。角落处的烟头、绿化带里的枯枝落叶,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甚至连路面上的小石块都要捡起来。对于这一“环卫组合”,居民们赞不绝口,“书记带队捡垃圾已经持续3年了。眼见着小区环境越来越好,都是他们的功劳。 ”居民屠颜为说。

每周一、三、五,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后各一次,书记带队打扫卫生捡拾垃圾,已成了屠屯村雷打不动的惯例。

屠屯村于2011年搬迁上楼,安置小区内共有7栋居民楼、900余名住户。 2014年,小区前期物业撤离,由村党支部接手管理。“小区里有两名保洁员,既要负责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还要清扫楼道,工作量大。加之村民刚上楼不久,很多在村里住平房时养成的习惯一时难以改正,小区里的卫生状况并不好。 ”提到做这件事的初衷,屠洪岗说,都在一个小区居住,不如就从村干部做起,利用空余时间捡垃圾,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保护小区环境,还能起带动作用。

说干就干,屠洪岗为村“两委”成员每人购置了一套工具,垃圾袋、垃圾钳、手套,大家按照约定时间,两人一组,分片区捡拾垃圾。“刚开始还有人说我们是作秀,都没想到我们能坚持这么久。”村“两委”成员屠荣延介绍,村民们看到他们捡拾垃圾,都不好意思随手乱扔了,而且还自发加入到捡拾垃圾的行列中。每个月村“两委”还会对小区进行一次大扫除,将村民无处放置的废旧物品、杂物等统一清理,不留死角。“小区里现在越来越干净了,我们的活也越来越好干。过去一天得扫两三次,现在一天一次就行。 ”保洁员池玉芝说。

不仅是组团捡拾垃圾,屠屯村很多小事都是由村干部在正常工作之余完成的,补植绿化苗木、维修电路、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我们能办到的,都会尽力帮着办。 ”屠洪岗说。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马静

新闻推荐

德州推行分级分类分档农业水价

德州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明确德州市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作物合理用水需求的同时,7年内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达到769万亩。同时,德州将逐步推行分档水价。区分农业用...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