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德州市不断调优结构、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提效提速奋力跨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德州日报 2018-12-14 09:08 大字

□本报记者张志宁王德鹏

千帆竞发搏激流,乘风破浪谱华章。

197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7.14亿元,到2017年底,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11.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498.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30.3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9:47.7:42.4。更为重要的是,全市产业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发展模式,走上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健康发展轨道。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却最能说明问题、反映发展变化。40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破解了改革路上的一个个难题,跨过一道道险滩难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德州新篇章。

调优结构、科技支撑,在农业发展的征程上闯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测量植株高度、观察熊蜂咬痕、估算粘虫板上的害虫数量、踩上登高车绕蔓……在临邑县智慧农业大棚,这是工人张志平的日常工作。在大棚的电脑控制室,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棚内的各项环境数据。对比人工预设的植物最佳生长参数,系统自动控制幕布启闭、喷雾系统开关等,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等。

市蔬菜办主任田京江用“破茧成蝶”来形容智慧农业给德州市农业带来的积极变化。“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智慧农业是科技兴农的突破口,它为现代农业打开了一扇窗。 ”田京江说。

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9元,而在1978年,德州地区可谓一穷二白,粮食不能自给,棉花产量降至1962年以来的最低值。

穷则思变,变则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德州迅速试点推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落实了土地承包期18年不变的政策。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坚定不移落实了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政策。 2013年开始,德州市逐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在此过程中,德州市创造的“八步工作法”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347.6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41.59%。

2015年1月,德州市被农业部列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德州市被纳入其中,并定位为“一区四基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德州市在农业发展的征程上不断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564.3万亩,总产178亿斤,是1978年(24.4亿斤)的7.3倍;蔬菜生产由粗放式经营发展为精细化、规模化经营,由品种单一、季节性生产发展为名优特稀品种齐全、设施蔬菜全面发展。 2017年全市蔬菜总面积稳定在300万亩、总产1200万吨;水产养殖业从无到有,从粗放走向精养,从常规走向名优,改革开放之初,德州市水产品总产量仅为0.1万吨,201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11.5万吨。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德州农业突破了“以粮为纲”这一农业发展理念的束缚,逐步实现了由以粮为主的小农业向农业内部协调发展的大农业转变。特别是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新局面,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籽粒玉米近两年累计调减种植面积40多万亩,豆类、薯类等作物面积增加30多万亩。

多年来,德州市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为目标,全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40家、农民合作社14438家、家庭农场2548家,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等10余个特色产业体系。随着中央、省农业三产融合的推进,德州市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目前,全市创建省级及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省级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5个。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德州市着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了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220个,覆盖所有乡镇。目前,德州市平均每年多渠道培训农民110余万人次,实现了万亩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全市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9%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

改机制、增活力,创新驱动激活工业发展新动能

工业强则德州强,工业富则德州富。改革开放40年来,德州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产权制度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从最初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到企业承包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上市,40年来,德州市工业发展始终伴随着深入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这条主线,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1998年,全市企业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全市首家改制的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德州恒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次年,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成立。通过改革,经济成份由单一的国有(集体)所有制变为多种经济成份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个体私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几年,德州市继续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累计完成1333家。

按照“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的指导思想,德州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六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0.98%。“七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7.99%。“八五”期间,德州市坚持扩总量、抓投入,工业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得到加强。“九五”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革、改制力度不断加大,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9.6%,到2000年底,工业企业个数由1978年的1156个发展到48029个。进入新世纪以来,德州市大力推进县域工业的跨跃升级,狠抓市属企业的改革发展。 2002年6月,华鲁恒升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德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经不断推动,德州市工业实现了由单一经济主体向多元经济主体、公有制经济为主向私营制经济为主的转变,全市工业实现了量的突破、质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德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加速向新型、高端、绿色转变,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015年,德州市以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为契机,着重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出台《关于抓大扶强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装备制造、化工、农产品加工、新型纺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规划“10+6”产业布局,实施“三个100”培植工程,明确了工业突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紧紧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层次挖掘企业科技需求,大力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到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3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8%。

2015年,德州市出台人才新政“黄金30条”,每年拿出财政资金1亿元,对企业人才引进工作进行奖励。借助政策红利,全市1100家企业与60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引进各类科技人才2300余名,打通了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引才渠道。 2017年9月,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德州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列入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支持德州市重点围绕区域协同创新、产才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 2013年以来全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是历史存量的近10倍。

在积极培育新动能的同时,德州市加快去除落后产能,2017年,7953家“散乱污”企业被整顿、关停,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全线回落,低于全市平均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8%,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随着全市一系列工业强市、工业立市政策的出台,德州工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1978年德州工业总产值为8.7亿元,到2017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498.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78户,数量居山东省第五位。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2099家、164家、14家、3家。

民营企业是德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德州市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扎实抓好“一次办好”改革,提供精准服务,在全市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自2017年起,德州市分两批组织“百企下南洋”活动,鼓励企业以开放的心态谋求合作、寻找商机。如今,民营企业是德州发展的最大“潜力板”“绩优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体力量。 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贡献了56.7%的税收、83.4%的国内生产总值、86%的技术创新成果、98%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9%的企业数量;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名牌产品85%以上由民营企业创造。

今年初,国务院就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进行批复,德州市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大会,市、县均建立领导推进机制,编制五年行动计划,把实体经济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把项目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把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商贸流通促进市场繁荣,从“消费没得选”到“选哪里去消费”

据市场运行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德州市监测的24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超2.9亿元, 21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4501万元。“购物德州、美食德州、休闲德州、物流德州”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德州在鲁西北、冀东南的商贸流通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经过1984至1987年的市场建设,德州地区集贸市场发展到433处,专业市场发展到21处,累计投资3215.9万元,建设面积达26万平方米,开放供应的市场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1983年,德百大楼正式开业,35年间,华联商厦、德百天衢购物中心、德百家居广场、德百物流中心、德百房地产公司、德百汽贸城、德百超市公司、澳德乐购物中心等德百集团下属企业先后成立。 2012年11月2日,齐河德百新时代广场竣工开业,标志着德百发展走向县域。此后,夏津德百温泉度假村、夏津德百广场、宁津德百广场、武城德百广场先后开业。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巡护好不好,在线数据说了算 临邑:河湖长管水治水智能化

本报讯(记者王贺通讯员周汶帅)11月14日,作为临邑县县级河湖长联系部门的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例行巡河。该局环保安全办主任王...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