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 破解看病难民生考题

德州日报 2018-12-03 09:08 大字

□本报记者井璐本报通讯员马文聪

“医疗卫生,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改革开放40年来,德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医疗设备,从过去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现在的核磁共振、四维彩超;就医方式,从过去的病人找医院、请医生到现在的病人挑医院、选医生;原来是小病抗、大病熬,现在是有病治、无病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到现在,规模、层次、理念、思路都不能同日而语了。 ”日前,市卫计委主任马国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改革开放40年来,德州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公共卫生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大投入、大培育、大提升。

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大突破

马国忠介绍,4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德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资源迅速增加,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卫生计生机构5006家,总资产138.5亿元,工作人员4.4万人,开放床位26467张,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床位分别提高至5.37人、2.24人、2.13人、4.57张。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每年培养百名中青年医学专家,对3.1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轮训。

从医疗卫生投入来看,近年来投入百亿元,接近1949年以来投入总和,强化37家市、县级医院建设,对398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达标建设,力争3年内增加床位1万张。“40年来,德州市医疗服务质量也上了大台阶。 ”马国忠介绍,德州市积极利用政府专项资金,扶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全科、儿科、精神专业医生、医技、护理等短缺人才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提升整体临床诊疗、科研水平。德州市人民医院、德州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临邑县人民医院进入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行列,乐陵市人民医院、齐河县人民医院入选国家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一阶段500家县级医院。各三级综合医院和90%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100%。医疗卫生联合合作不断加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与北京阜外、上海华山等150余家高水平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在马国忠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德州市中医药工作也有了大跃升。建立了政府牵头、部门合作、上下联动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工作机制,以中医医院评审和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为契机,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持续提高县级中医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德州市中医院糖尿病科获评为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中医药传承创新取得新进展,7人获得国家级资质、省级荣誉。国医堂(中医馆)提标升级,各县市区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40年来,德州市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健全完善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强化孕前、孕期、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新生儿四种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和听力筛查率保持在97%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连年向好。 (下转4版)

新闻推荐

破解“五大问题”推进德平新型城镇化发展

按照市委组织部安排部署,10月14日至20日,我在同济大学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重点学习了上海市在新...

临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