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造就农业工厂
生气勃勃的番茄有规则地完全按照工程人员设计的方式,在人工控制的舒适环境下茁壮成长。番茄秧苗根部的滴灌系统是番茄的营养生命线。巨大的温室内,工人们只需把番茄的秧苗有规则地管理,其他的全由自动化设施完成。一台手机就能完全控制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保证番茄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每一排番茄尽头都有一台数据录入设备,从这里可以轻松调出番茄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操作灵活的自动工作车台可以协助工人完成各种高度下的工作任务。穿梭在大棚里的无人驾驶智能输送车能按照指令把各种物资运送到指定位置。番茄的包装已完全工业化生产,高效美观。□记者李勇
通讯员周坤任清松报道
站在包装机跟前,看着机器上整齐有序移动的一盒盒色彩鲜艳的西红柿,钻过不少蔬菜大棚的我第一感觉是:走错地方了吧?这些西红柿难道不是塑料做的?它们一个个长相实在太规整了!每一串,每一个都像是专门设计出来的工艺品。
看着我疑惑的神情,负责智慧大棚运营的骆文东经理笑着告诉我:这些番茄的长相、颜色非常统一,看上去是有点“假”,但它们的确是供我们食用的番茄,只不过是在我们的“农业工厂”里经过精心控制生长出来的产品。隋总指着四只一盒包装里的番茄说:它们的大小、颜色、重量、甚至每一串长几个番茄,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这里面的西红柿每一只都是120克,它们的胖瘦是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长出来的。
位于德州市临邑县临南镇的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大棚建设总面积73800平方米,全部采用荷兰进口设备,就连固定番茄生长支架的水泥桩也是进口。智慧农业大棚去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后,首次完成了共计4类114781株的番茄苗定植,主要包括大粉番茄、大红番茄、樱桃番茄、鸡尾酒番茄等。经过3个月左右的生长,今年1月首次采收上市。
从供给侧改革“谁来供给”“怎样供给”“供给什么”的三个主要内容中的“供给什么”上看,农产品在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多样化、高端需求的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提高农业供给的效率和质量,这种现代化生产、高质量产出的农业设施才能在中低端供应数量充足的前提下,增加中高端供给。因此,智慧农业大棚的建设,给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增添了活力。
智慧农业大棚利用物联网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所有软硬件设施都围绕番茄植株的生长需求而设计,像是一个精细化生产工厂。
走进智慧大棚,一辆装满了番茄,无人驾驶的自动拖车闷着头来回地忙碌着。工人们则站在沿着轨道行走的升降车上忙着固定秧头和裁剪秧苗。这种管状轨道遍布整个大棚,不仅是轨道,更主要的功能是为大棚升温。处处高科技含量的设计让人感觉置身于一间大型的现代化的工厂里。
之所以能被称为“农业工厂”,是因为这里采用全自动化设施,像工业流水线一样生产番茄。大棚内设有多个传感器,负责收集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各种数据,并传输到控制室电脑系统中,对比此前人工预设的植物最佳生长参数,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就能自动控制幕布启闭、喷雾系统开关等,从而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保证番茄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走出大棚,工作人员指着大棚西侧空地上一些整齐排放的建筑材料告诉我们:不久这里将再添一座如此规模的智慧大棚。
新闻推荐
临邑法院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创新思路,调动各方力量,总结了执行联动、曝光失信执行人等有效措施——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