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学校期待“话语权”,教师招聘学校期待“话语权”
[摘要]招来的教师“不好用”,看中的人才留不下,问题由来已久——
□本报记者王倩倩
师资配备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招来的教师“不好用”,看中的人才留不下,却成为教师招考聘用中的“老大难”问题。
目前全市共缺编教师9116名,但有些在岗教师却无法胜任教学工作,亟需解决教师招聘与学校需求不匹配的难题。
现状:
新教师入职后“水土不服”,让校长头疼
“需要的教师招不进来,招进来的又有人不适合当老师”,说起教师招聘,市区一名小学校长大吐苦水。总有新教师入职后“水土不服”,有些连基本的教学方法都不会,甚至教材上的题目不会做,为了不误人子弟,学校只能派他做图书管理员,编制上满满当当,可课堂上还是缺老师。“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很多学校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临邑县第一中学校长张玉坤说,费尽心思招聘来的教师“不好用”,固然是头疼事儿,可对他来说,看中的人才“留不下”更让人着急。“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位代课老师,教学能力、师德人品样样出色,可因为编制解决不了,相关待遇难以落实,最后考走了。 ”张玉坤说。
教师招聘中的尴尬事可不止这些,有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开学在即,选拔出来的教师却没来报到。原来,教师只是考中者的就业目标之一,有了别的选择后“另谋高就”了。
原因:
学校只提供缺编人数,无法参与具体招考
学校提出用编申请,经教育部门同意,报编办批准,由人社部门统一组织招聘考试,通过笔试、面试、体检,选拔出佼佼者。这样公开透明的教师招聘,何以屡遭尴尬?
“对于教师招聘,学校只能提供一个数字,后期不能插手。”夏津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宋明旺说,教师招聘笔试在先,且整个招考过程没有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人员参与,用人单位根本无法了解应聘者的基本素养和职业取向。
学校在教师招考中缺乏“话语权”,考试内容又以政策法规等理论科目为主,难以体现教师岗位特点和职业适应性,最终导致一些热爱教育、有着优秀教师潜质的人才,失去了从事教育事业的机会。
对策:
今年起可学校组织招聘,鼓励先面试后笔试
“如果能做到由学校先参与面试,遴选后再举行笔试,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员入选。”张玉坤告诉记者。
他的这一愿望,有望成为现实。根据山东省近日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从今年起教师既可统一招聘、统一分配,也可按学校组织招聘,同时鼓励探索采取先面试后笔试的方式招聘教师。
这一举措在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赢得基层校长纷纷点赞。“切中了当前教师招聘中存在问题的要害。 ”平原县蓝天小学校长姚汝勇说,“学校组织招聘”“先面试后笔试”,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用人上有了“话语权”。
教师招考改革是教师聘用改革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教师退出机制紧密相连。相关部门表示,德州市下一步将尽快出台《德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新闻推荐
临邑——
临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